01  2023反刍样品构成

  2023年,建明CLS(客户实验室服务)共收到772份反刍饲料和原料样品,我们将样品划分为(如图1):玉米及副产物类122份(含压片玉米和玉米粉)、青贮类163份、草料类114份(苜蓿、燕麦等)、全混合日粮TMR类72份、精补料113份、饼粕类45份、DDGS酒糟类37份、棉籽类48份。

图1. 2023年CLS霉菌毒素样品分类

  各个大类中的统计结果显示:饲料类样品中,玉米及副产物(122份)、青贮(163份)、草料(114份)和精补料(113份)样品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样品数的17%、23%、16%和16%。

  02 样品检测结果分析

  建明CLS采用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法分别测定各类原料中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A)、黄曲霉毒素B1(AFB1)。

  参考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制定的中国毒素限量标准、北美反刍养殖的毒素限量标准,以及欧盟相关限量标准,并结合反刍现场经验总结等资料,综合考量后我们对于反刍生产中毒素限量的推荐参考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建明反刍线霉菌毒素推荐限量标准

  根据以上标准,我们将毒素含量低于一半限量标准的样品判定为轻度污染,高于一半限量标准但低于限量标准的样品判定为中度污染,高于限量标准的样品定为超标污染(以下判定类同)。

  样品检测结果如下(见表2):

表2. 2023年反刍样品各种毒素的污染概况

数据来自建明CLS

  1.   检测发现,部分原料中呕吐毒素污染有超标情况,如玉米及副产物、青贮、草料、TMR、DDGS、棉粕和精补料,其中DDGS的污染相对严重,平均检出水平达到1620ppb。
  2.   整体来看,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除棉籽外的各种原料平均污染水平均超出安全范围,特别是青贮类原料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3.   黄曲霉毒素B1整体污染情况相对较轻,但仍需要特别关注玉米及副产物、青贮和草料,个别样品的检出水平较高。

  通过分析图2、图3和图4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整体来看,呕吐毒素的污染超标比例较为显着,如DDGS、精补料和玉米及副产物;其次青贮、DDGS和TMR的玉米赤霉烯酮超标比例亦呈现出较高水平;而黄曲霉毒素B1超标比例较低,相对安全。

图2. 2023年整体及各种原料呕吐毒素超标比例(数据来自建明CLS)

图3. 2023年整体及各种原料玉米赤霉烯酮超标比例(数据来自建明CLS)


图4. 2023年整体及各种原料黄曲霉毒素B1超标比例(数据来自建明CLS)

  03 反刍霉菌毒素污染的主要区域分布情况

  从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样品来看,28%的样品呕吐毒素含量超标,而玉米赤霉烯酮的超标比例为24%。

  在各类样品中,DDGS、草料和玉米及副产物超标比例较高。

  从华北样品来看,呕吐毒素超标污染比例达41%、而玉米赤霉烯酮超标污染比例高达66%,其中DDGS、青贮是受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情况最为严重的原料样品,这一点在生产过程中应予以高度关注。

  从华东样品来看,呕吐毒素超标污染比例为36%、玉米赤霉烯酮超标污染比例为39%,而黄曲霉毒素B1污染相对较轻,青贮、精补料的污染相对严重,需要引起重视。

  综合来看,2023年样品的污染程度较2022年有所缓解。

  尽管如此,DDGS以及副产物等呕吐毒素超标严重且污染均值较高,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需要关注,多种原料的平均污染水平均高出建议限值,尤其是青贮、饼粕类和玉米样品。

  虽然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但仍需警惕青贮及DDGS等副产物的潜在污染风险。

  04 各种原料的污染风险及相应的症状

表3.不同原料污染风险及相应的临床症状

  05 霉菌毒素方案推荐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B1关乎乳品安全问题,其在牛奶中的转化率大约为2%-6%,因此需要严格把控。

  根据集团牧场的实践经验,建议以TMR为基础,黄曲霉毒素B1的限值设置为5ppb更为安全。

  1.   建议牧场进行主要原料的阶段性外检服务(每季度一次),以校对原料供应商或自有实验室的检测数据。
  2.   在牧场原料品控过程中建立关于黄曲霉毒素B1的限值,以上提到的重点原料如检测超过5ppb,应拒收或者稀释后使用。
  3.   如果出现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弱阳性或阳性,首先要尽快确认风险源头,针对全棉籽,青贮,DDGS和精料等进行检测,建议停止使用风险原料并调整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添加量,具体推荐见表4:

表4. 黄曲霉毒素管控方案建议

  玉米赤霉烯酮

  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会经过代谢进入牛奶中,主要的代谢产物为α-玉米赤霉烯醇,且大致代谢转化率为0.08%。

  目前针对牛奶,国家还没有相关安全标准,但是牛奶中α-玉米赤霉烯醇检测结果有可能呈现阳性。

表5. 玉米赤霉烯酮超标解决方案建议

 

  参考文献:

  Fink-Gremmels et al. , (2008)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25(2), 17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