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温和上涨,基准期约收高0.7%,创下15个月新高,也创下近五年来的最大月度涨幅,主要受到对华出口复苏的提振。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上涨7.50美分到10.25美分不等,其中11月期约上涨8.50美分,报收1099.75美分/蒲式耳;1月期约上涨7.50美分,报收1115.25美分/蒲式耳;3月期约上涨8美分,报收1123.75美分/蒲式耳。
成交最活跃的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101美分到1115.75美分。
本周芝加哥大豆期货上涨5.19%,作为对比,上周上涨2.27%。
从月线图来看,10月份大豆期货上涨11.33%,相比之下,上个月下跌5.00%。
据报道,在中美贸易谈判结束后,中国至少又购买了四船美国大豆,总计约920万蒲式耳。这批大豆将于2025年底至2026年初交付。
一位分析师称,如果协议能够维持,这对美国农民来说是个好消息,也表明双方都希望农产品贸易恢复正常。
美国官员表示,作为贸易协议的一部分,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将在未来几年购买数千万吨美国大豆。受此消息提振,大豆价格突破了周四触及的2024年7月峰值。此前,由于与华盛顿的贸易冲突,中国此前一直拒绝购买美国大豆,转而从南美进口。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四表示,中国已同意在明年1月前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中国还同意在未来三年内每年购买2500万吨美国大豆。
虽然这一采购承诺低于近年来美国对华出口量,但分析师表示,由于中国一直在将部分采购转向其最大出口国巴西,因此这一承诺可能超过了中国本来需要采购的数量。实际上,两年内中国采购的美豆数量很容易低于2000万吨,甚至为1800万吨。与预期相比,这是一个积极的进展。
交易商们对中国的大豆采购承诺将如何转化为实际装船仍持谨慎态度。分析师认为,中国未来能否确保2500万吨的采购量,取决于南美和美国大豆的价格关系。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五在大豆市场净买入6000手,相比之下,周四净买入19,000手。
周五,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在153,279手,上个交易日为373,499手,空盘量为368,981手,上个交易日为367,736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