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略微下跌,基准期约收低0.1%,从早盘创下的一周高点处回落,因为多头获利了结。市场参与者继续关注中美贸易关系。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下跌1美分到2.50美分不等,其中11月期约下跌1美分,报收1030.75美分/蒲式耳;1月期约下跌1.50美分,报收1048.50美分/蒲式耳;3月期约下跌1.25美分,报收1062.75美分/蒲式耳。
成交最活跃的1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027.75美分到1038美分。
早盘11月合约一度涨至10.38美元,为9月19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多头获利平仓,最终拖累豆价回落。
市场预期全球最大买家中国将再次购买美国大豆,提振了近期大豆市场攀升。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一表示,他预计将与中国国家领导人达成一项公平贸易协议,并希望北京在下周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在韩国会晤之前购买大豆。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上周五表示,他预计将于本周在马来西亚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面,讨论关税事宜。
一位分析师称,现在差不多该是一些获利了结的时候了。
随着政府关门即将进入第四周,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数据仍然有限。预计10月份供需报告和作物进展周报将不会发布,如果政府关门持续更长时间,11月份的更新数据可能难以发布。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出口检验数据,上周美国大豆出口延续近期的上升势头,但由于中国退出美国市场,与去年相比仍持续下滑。截至目前,2025/26年度大豆出口检验总量较2024/25年度同期下降31%,仅占美国农业部全年出口目标的12.2%,创下12年来的同期最低。
欧盟委员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欧盟2025/26年度大豆进口量为351万吨,同比减少6.5%。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二在大豆市场净抛售2500手,相比之下,周一净买入5000手。
周二,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149,534手,上个交易日为162,583手。空盘量为228,376手,上个交易日为251,723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