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下跌,其中基准期约收低0.2%,周线上涨1.5%。主要原因是阿根廷大豆作物状况有所改善,巴西大豆丰产在望,国际原油期货走低。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下跌0.75美分到2.25美分不等,其中3月期约收低2.25美分,报收1532美分/蒲式耳;5月期约收低2.25美分,报收1525.50美分/蒲式耳;7月期约收低2美分,报收1516.50美分/蒲式耳。

  成交最活跃的3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524.75美分到1539.75美分。

  周线上,大豆期货上涨1.5%,作为对比,上周上涨0.2%。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报告称,阿根廷的大豆作物状况有所改善,优良率比前一周上升了5个百分点,达到12%,而玉米优良率增加10个百分点,达到22%。这是周五大豆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

  另外,国际原油期货下跌,美元指数上涨,巴西大豆丰产前景明朗,也对豆价利空。

  不过美国数据传输网络的气象预报显示,未来10天阿根廷农业产区预计将会保持干燥,同时气温攀升。

  传闻称蒙大拿州上空发现了中国间谍气球,令谷物贸易商担心中美关系紧张。AgResource公司称,中国的间谍气球加深了恶化的中美关系,这可能对农业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下周美国农业部将发布2月份供需报告,届时将为市场提供清晰的南美作物状况信息。StoneX公司称,谷物和油籽交易商仍然担心阿根廷的玉米和大豆产量因为干旱而下调。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分析师预测阿根廷玉米和大豆产量预估都将下调400万吨。不过交易商预计巴西的玉米和大豆产量预估将略微上调。

  美国农业部称,美国私人出口商报告向未知目的地销售了13.2万吨咸,2023/24年度交货。

  美国农业部将于下周发布2月份供需报告。分析师预计2022/23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将从1月份的2.1亿蒲式耳上调到2.11亿蒲式耳,预测范围在1.76亿至2.3亿蒲式耳。

  周五,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90,132手,上个交易日为88,749手。空盘量为291,198手,上个交易日为293,731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