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9月22日消息:周一阿根廷政府出人意料宣布,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全面取消所有谷物及其衍生产品出口关税,包括大豆、豆粕和豆油在内。
该消息由总统发言人马努埃尔·阿多尔尼通过社交媒体对外发布。阿多尔尼表示,所谓的“旧政治势力”试图制造不确定性以破坏政府改革计划,这一措施旨在增加美元供应,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此举立即对国际市场产生反应。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在消息公布后下跌逾12美分,豆粕和豆油亦随之下挫,主要活跃合约一度跌近1%。市场普遍担心,在免税窗口期内阿根廷出口量将明显上升,从而增加全球供应压力,带来价格下行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决定并不在市场预期之内。尽管米莱政府今年已有过临时性下调出口关税的操作,但全面取消直至10月底仍属“爆炸性新闻”。
据咨询机构Globaltecnos负责人塞巴斯蒂安·加瓦尔达分析,米莱政府面临比索贬值、外汇紧张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选举结果等多重压力,此举意在迅速增加美元流入,以缓解汇率风险。
从供应看,阿根廷农户目前仍有约2000万吨大豆、1200万吨玉米和900万吨小麦库存尚未售出。免税政策无疑会刺激出口商和农户加快销售节奏,提高阿根廷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然而,随着出口量集中释放,供应增加也可能进一步压低国际价格,尤其对大豆及其衍生品市场构成压力。
不过,专家提醒,该政策尚未在《官方公报》正式刊登,细节仍待确认。若细则明确并落实,未来一个多月国际市场可能面临阿根廷出口激增的局面。在短期内,这将对美国等竞争对手的出口构成挑战,同时打乱市场对全球供需平衡的预期。
总体来看,阿根廷此番临时免税措施是一项应急之举,旨在通过释放农产品出口潜力,增加美元流入,以应对比索贬值和金融动荡。但长期而言,此类政策能否持续,以及对财政收入与市场稳定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