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油脂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偏强的态势,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市场情绪向好。供应方面,国内豆油市场目前面临库存高位的现状,但随着大豆到港高峰期结束,油厂开工率将逐步下降,豆油供应有望随之减少,为价格提供潜在支撑。棕榈油方面,7 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长 11.2%,不过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愈发明显,给棕榈油未来产量带来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对供应的预期。需求方面,国内院校开学及中秋节前备货的临近,将逐步释放油脂消费需求,改善市场走货情况。棕榈油需求前景更显乐观,马来西亚 8 月上旬出口增长强劲,印尼政府还在为 2026 年实施 B50 生柴发展计划积极预热,产地需求预期向好,机构也纷纷上调四季度及明年棕榈油价格运行区间。宏观与外部因素,8 月 12 日,商务部认定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存在倾销行为,这使得油菜籽进口成本预期上升,间接提振国内植物油市场。同时,美豆报告下调了美豆面积、产量及库存,短期利多氛围持续,对豆油价格形成积极影响。此外,尽管当前现货市场库存偏高、走货偏慢,但市场普遍预期四季度大豆进口量将减少,进一步为豆油价格提供支撑。综合来看,预计 8 月中下旬国内油脂行情将维持偏强运行,豆油市场有望延续偏强走势,但需留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回调风险。
消息面: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网站发布的海关通知称,马来西亚已将9月毛棕榈油的出口税定为10%,高于8月份的9%。
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将在8月15日美国中部时间11点(周六凌晨)发布月度压榨报告。调查显示,7月底的豆油库存可能同比大幅下降。
印度这个全球最大的食用油进口国,正在经历一场由价格主导的进口结构大调整。六位经销商表示,由于豆油价格相比竞争对手棕榈油更具优势,印度精炼厂正在大幅增加豆油采购,因此2024/25财年(11月至10月)印度豆油进口量有望同比激增60%,达到创纪录水平。与此同时,棕榈油进口量预计将跌至五年最低水平,葵花籽油进口量也可能降至三年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