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7月18日消息:周五亚洲电子交易时间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上涨,周线也有望上涨2%以上,因市场预期美国大豆出口前景将改善,加之美国生物燃料政策利好豆油消费。尽管如此,南美供应充足以及美国产量预期上调,仍抑制价格上行空间。
截至周五中午,成交最活跃的11月大豆上涨6.25美分或0.61%,报1032.75美分/蒲。
12月玉米期货上涨3.75美分或0.89%,报424.75美分/蒲。
9月小麦期货上涨2.5美分或0.47%,报536美分/蒲。
周线图上,本周迄今大豆上涨2.53%,玉米上涨3.03%,小麦下跌1.65%。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当周,美国2025/26年度大豆出口销售达52.96万吨,超出市场预期。同时,美国农业部周三还报告出口商对未知目的地销售12万吨新豆,令人猜测“未知目的地”可能为中国买家。
美国与印尼的贸易协定也有望进一步扩大美豆出口规模,印尼是美国大豆的前五大买家。
国内政策方面,美国可再生燃料政策增加了豆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需求,推动CBOT豆油合约本周上涨约3.5%,一度触及近两年来高位。
不过,大豆市场也面临供应端压力。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ABIOVE)上调2024/25年度大豆出口预期至1.09亿吨,阿根廷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也将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期从4,850万吨上调至4,950万吨。南美强劲供应预期或抑制全球豆价的进一步上涨。
玉米本周亦有2%左右涨幅,主要受到技术性买盘与空头回补推动。但是全球供应仍充足,限制涨幅。
本周小麦走势总体疲软,因北半球收割高峰继续带来季节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