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9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下跌,基准合约收低2%,主要因为中美领导人通话未提及农产品贸易,中国买家持续缺席;美国大豆收获开始,季节性压力显现;芝加哥豆油下挫,也令大豆市场承压。
中美领导人周五通话,就TikTok协议取得进展,并将一个多月后在韩国会晤,但几乎没有提及大豆市场关注的农产品贸易问题,令芝加哥大豆期货振荡下行。美国大豆收获已经初步展开,但是头号买家中国迄今尚未订购任何美国新作大豆。
市场对美国环保署可能到11月底或12月才能明确生物燃料计划感到失望,这将会限制这段时间的生物质柴油生产,导致芝加哥豆油期货下挫,也令大豆承压。
美国农业部作物进展周报显示,截至9月14日,大豆优良率为63%,一周前64%,市场预期63%。本周首次发布的大豆收获进度为5%,高于五年均值3%。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9月16日,美国大豆处于干旱地区的比例为36%,一周前22%,去年同期33%。
美国农业部出口周报显示,截至9月11日当周,2025/26年度美豆净销量92.3万吨,一周前54.1万吨。2025/26年度迄今总销量1027.7万吨,同比减少35.7%。中国仍未采购美国新豆。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周四首次预计2025/26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7767亿吨,比上年增加3.6%。
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月报显示,8月会员的大豆压榨量为1.8981亿蒲,环比减少3.0%,但同比增长20.1%,创下历史同期最高,也高于市场预期。
从持仓情况来看,截至9月16日,投机基金在大豆期货以及期权部位持有净多单2,287手,一周前持有净空单14,714手。下面是过去一周期货市场述评:
9月15日,大豆期货下跌,因季节性收割压力显现,中国需求担忧再次浮现。
9月16日,大豆期货上涨,因为对中美贸易谈判的情绪乐观。
9月17日,大豆期货下跌,因多头获利平仓,豆油期货下挫,美元上涨。
9月18日,大豆期货收盘下跌,原因是季节性收成压力显现,美元指数走强。
9月19日,大豆期货下跌,中美领导人未能就大豆出口问题达成一致。
9月19日收盘时,11月大豆期约比一周前下跌20.75美分,报收1025.50美分/蒲;1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20.5美分,报收1044.75美分/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