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顾
节前居民及餐饮储备逐步消耗,加之气温降低,相较于节后一周,终端需求逐步回暖。养殖端压栏、二育情绪抬头,截留部分猪源,短期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缓解,猪价止跌回暖。
二、生猪基本面分析
2.1
供需矛盾短期缓解 猪价止跌企稳
截至10月21日,生猪出栏均价11.4元/公斤,较上周环比上涨0.32元/公斤。标肥价差-0.74元/公斤,较上周环比缩小0.04元/公斤。需求较节后一周有所复苏,加之标肥价差对比节前,呈现走扩趋势,肥猪溢价为压栏、二育提供空间,短期截留了部分猪源,供应压力有所缓解。
截至10月21日,仔猪出栏均价18.81元/公斤,较上周环比下跌0.24元/公斤。供给过剩情况短期无法根本性扭转,养殖端对后市预期偏悲观,补栏积极性不高,仔猪价格持续走弱。
2.2
短期供给略有缩减 中期供给依然宽松看待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8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8万头,同比持平,环比下降0.1%,根据农业农村部新修正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当前能繁存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合理区间上限。24年12月至25年8月期间,环比趋稳、同比增幅有限,表明产能扩张势头已有所控制,后续仍需持续观察。不过24年4月至24年11月,能繁母猪存栏逐月环比回升,并且当前能繁母猪存栏基数较大,以生产周期推算,至26年二季度,理论产能依旧偏大。
据Mysteel统计,截至2025年9月底,样本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量为504.21万头,环比下降0.28%,同比增长1.09%。8-9月传统需求旺季,猪价却持续低迷,加之政策引导下的产能调控,规模场开始优化产能,低效母猪淘汰加速,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开始小幅下降。但从生产周期推算,2025年规模场理论产能仍呈现环比上升态势,产能调控若顺利推进,实际兑现效果也要等到26年二季度后,后续也要持续观察产能调控的持续性。样本规模场9月商品猪存栏数为3684.99万头,环比增加1.44%,同比增加5.29%。样本规模场9月商品猪出栏量为1021.73万头,环比减少4.54%,同比增加23.49%。9月中小散认卖意愿较强,市场猪源充足,加之需求提振力度有限,部分规模场出栏计划未能完成,供给后置使得10月计划出栏量增长。短期虽有部分猪源被压栏、二育截留,但供给过剩的格局未得到根本性改善,依然是压制猪价的核心因素。
截至10月17日,生猪出栏均重123.43公斤,较上周环比下降0.05公斤。节前规模场的降重操作,使部分规模场已完成短期降重目标。加之天气逐步转冷,大猪需求仍有增量预期,并且这轮降重后,养殖端有压栏空间,猪价持续低迷下,养殖端的压栏增重意愿提升。
2.3
终端消费有所复苏 屠企开工率环比回升
截至10月21日,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为35.25%,较上周环比上升4.5%。冷冻肉库容率17.84%,较上周环比上升0.11%。居民、餐饮的节前储备逐步消耗,气温逐步下降后,居民饮食倾向肉类,而低价进一步刺激终端消费回升,需求较节后一周,有较大改善。冻库库存方面,冻肉走货缓慢,且猪价仍处低位,存在被动入库的现象,冻品去库缓慢。需要注意的是,猪价低迷时,屠企低价分割入库,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供应压力,在下方支撑猪价。但猪价回暖,低价冻品投放市场,将对鲜肉消费造成一定冲击,抑制猪价上方空间。
2.4
养殖端处于亏损区间 关注产能去化进度
截至10月21日,玉米现货均价2259.41元/吨,较上周环比下跌34.9元/吨,豆粕现货均价2999.14元/吨,较上周环比上涨42.57元/吨。饲料原料价格小幅下跌。玉米从基本面来看,东北新粮上市量持续增加,丰产预期逐步兑现,前期因气温不利于存储,农户售粮积极性较高,近期降温改善存储条件后售粮意愿下滑。华北玉米价格延续弱势,收割期显著延后,市场以潮粮为主,且持续阴雨导致收粮陷入停滞。下游饲料企业新季玉米采购以东北粮为主,价格随季节下行。当前玉米价格呈季节性下跌趋势。??豆粕从基本面看,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未从美国采购大豆,且此前阿根廷取消出口税窗口期内的采购量已能满足明年一季度大豆缺口,即便美国进一步加征关税,对国内大豆供应的影响也十分有限。据海关数据,10月国内大豆进口量将逐步回落,但豆粕库存仍会维持阶段性高位,若后续养殖端需求暂无明显增长,豆粕库存大概率延续累库趋势,市场仍将面临去库压力。
截至10月17日,自繁自养养殖亏损202.82元/头,利润较上周周环比下降67.2元/头。外购仔猪养殖亏损346.93元/头,利润较上周环比下降51.28元/头。生猪市场在供大于求现状下,猪价低迷,自繁自养养殖利润已跌破成本线。而外购仔猪养殖,由于补栏时,仔猪价格处于高位,当前外购仔猪养殖亏损幅度较大。上周猪价弱势,亏损幅度继续扩大,而本周猪价低位回暖,亏损程度有望改善,但仍将处于亏损区间。关注养殖端亏损背景下,去产能进度能否提速。
三、行情总结
市场信心不足,出栏持续增量,叠加假期结束后终端需求出现回落,猪价延续低迷。近期气温骤降,叠加低价对消费的刺激,终端需求较节后首周有所回暖。同时标肥价差扩大,为养殖端逢低压栏、二育创造了空间,市场供需矛盾短期得到缓解,猪价随之止跌反弹。不过需注意,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整体仍处于相对高位,生猪出栏压力始终未明显减轻,此次反弹的驱动更多源于低价对消费的拉动,以及压栏、二育带来的短期猪源截留,行业供需宽松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此外,当前阶段性的供应缩减本质是将供给压力后置,若后续终端需求未能出现有效增量以承接这部分延后供应,猪价仍存在再度走弱的可能。生猪市场供需矛盾的真正缓解,仍需等待行业产能去化进程切实推进。在此之前,供应过剩依旧是持续对猪价形成压力的核心因素。生猪2601参考区间11500-125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