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在二师二十二团三连麦后复播玉米地里,一台自走式喷洒打药机正在作业。今年,二十二团在抢抓农时开展麦后复播的同时,鼓励引导职工群众规模化种植高粱、油葵、油菜等作物,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截至目前,该团麦后复播面积达2.6万余亩,其中复播玉米1.12万亩。焦栋栋 摄
玉米植株挺拔、健壮整齐,大豆叶片翠绿、层层叠叠……眼下,兵团各垦区复播作物长势良好,职工群众对新一季的丰收充满信心。
信心,来自刚刚打赢了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今年,兵团夏粮面积、单产、总产均实现“三连增”。其中,夏粮种植面积300.9万亩,同比增加20.7万亩;单产482.9公斤,同比增加10.2公斤;总产29.1亿斤,同比增加2.6亿斤,增量位列全国第三。与此同时,六师奇台农场“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十万亩区”亩产分别达到849.8公斤、793.2公斤、754.1公斤、674.9公斤,刷新了全国小麦大面积单产纪录。
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是兵团良田、良种、良技、良制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更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增添了底气。
根基稳——扛牢责任,强化政策支持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兵团夏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三成,打赢夏粮生产关键一仗,就能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兵团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党政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导的“指挥田”模式,有效发挥了兵团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为粮食高产稳产提供了组织保障。2025年,兵团创设各级党政领导小麦“指挥田”45.9万亩,成为稳产增产的核心引擎。
与此同时,实打实的政策激励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兵团统筹安排资金6.96亿元,补贴小麦种植6.6亿元,为“一喷三防”给予补贴资金852万元。同时,对一师阿拉尔市、四师可克达拉市等产粮大师实施奖励。
“我是第一年种冬小麦,不仅享有国家补贴,全程机械化也让种植过程特别省心,我们愿意来年接着种小麦!”一师一团十一连种植户孙建琼告诉记者,自己种植了42亩冬小麦,平均亩产突破750公斤,一共卖了8万多元。
一系列补贴政策及时到位,极大调动了职工群众种植粮食作物和参与高产创建的积极性,助推兵团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三年实现大幅跃升。今年,兵团夏粮播种面积较2022年增长近三成,其中,小麦种植面积较2024年增加16万亩,创历史新高。
举措实——科技赋能,加速效能转化
在六师奇台农场的徐明家庭农场,1000多亩玉米好似起伏的绿海。不久前,这里还是一幅机械轰鸣抢收小麦的繁忙景象。“在我们奇台农场,小麦单产要是低于700公斤,都有点不好意思。”说这话时,徐明脸上满是骄傲。
这样的自信背后,有良田的加持——目前,奇台农场拥有高标准农田26.23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2%,应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后,粮食单产增幅达61%;有良种的支撑——奇台农场因地制宜选用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新冬52号”,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创造新疆冬小麦高产纪录。
瞄准单产这一关键变量,兵团首创“缩行增株主茎成穗”及配套技术,在显著提高主茎成穗率和光能利用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小麦倒伏率,为大面积麦后复播提供了有力支撑,使“两吨粮田”和“两年三熟”成为增产增收的新“密码”。同时,精量播种、精准水肥一体化、全程化控、全程机械化、“一喷三防”等技术的多维集成,将“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在兵团真正落到了实处。
按照“核心技术抓攻关、关键技术抓集成、常规技术抓到位”思路,兵团持续抓好单产提升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9个调研组紧盯播种、化控、“一喷三防”、夏收等关键环节,包师驻点、以点带面。各师市粮食专班等公益性服务机构,种业企业、农资企业、保险公司等经营性服务组织则深度参与,成为打通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
2025年,兵团小麦倒伏率首次下降到个位数,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超90%,高产创建田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40%以上,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持续攀升。
“从播种到冬灌,再到适时化控,每个环节都有农技专家精心指导。只有科学种地,丰收才有保障!”徐明对此深有体会。
韧性足——模式创新,彰显兵团智慧
在二师二十二团二连,麦后复播的860余亩高粱、玉米枝叶舒展,在田垄间整齐排列,展现出勃勃生机。“我的135亩冬小麦7月3日一收割完,7月6日紧接着就完成了玉米复播,玉米出苗较往年提前了13天左右,为秋收打下了良好基础。”职工杨万寿看着田间茁壮生长的玉米,喜悦之情洋溢在脸上。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玉米提前出苗,意味着灌浆期能避开秋季低温,意味着单产将提高5%以上。
冬小麦收获后及时进行复播,是兵团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也是探索稳粮增收路径的生动实践。
“我们以‘两吨粮田’高产示范创建为抓手,以增加种粮职工群众收入为目标,大力推广‘多熟制’大田立体种植模式,力促夏收后的耕地应种尽种。今年,我们将37.4万亩复播玉米、大豆等种植计划一一分解到团场、连队、条田、职工群众,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一师阿拉尔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谢龙介绍,在科技和政策双重激励下,师市冬小麦种植面积从2022年的6万亩增至今年的38万亩,亩均收益提升了40%以上,实现了保障粮食安全与带动职工群众增收“双赢”,为粮食可持续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眼下,麦后复播的180余万亩玉米、大豆、花生、蔬菜、油葵等作物长势正旺。
沿着中国式粮食高质量发展道路,兵团职工群众辛勤耕耘、接续奋斗,用一个又一个丰收,展现“中国粮”的韧性,彰显“中国粮”的底气,为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兵团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