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烈日裹挟着热浪掠过静宁大地,38万亩玉米正处生长黄金期。放眼望去,层层梯田里,玉米秆舒展着宽大的叶片,郁郁葱葱连成一片绿海,风过处碧波荡漾,每一寸拔节的声响里,都浸透着丰收的期待。
在灵芝乡万亩粮食生产示范带,两米多高的玉米株早已撑起浓荫,叶片层层叠叠交错,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斑驳光影,微风拂过,整片田畴便漾起此起彼伏的绿浪。自春播始,农户们便踩着农时的鼓点,深耕、除草、追肥,把田间管理的精细劲儿揉进每一寸土地,为玉米稳产增收筑牢根基。
“今年种了四十七八亩玉米,雨水赶得巧,苗子蹿得快,现在都两米多高了!” 俊峰村种植户逯同安站在田埂上,望着自家长势喜人的玉米地,眼角眉梢都是笑意,“照这势头,每亩收一千六七百斤没问题!”
粮田连着民心,也系着发展。近年来,灵芝乡牢牢扛起粮食安全重任,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落到实处。循着 “一元主导、多元增收” 的思路,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在尹岔、车李至俊峰流域建成 2.3 万亩粮食生产示范带,带动全乡推广种植旱作农业 5.6 万亩以上。“4.8 万亩玉米不仅夯实了农业根基,成了群众的‘钱袋子’,更给咱牛产业备足了‘粮草’。” 灵芝乡党群服务中心主任肖红卫说道。
眼下,静宁的田垄间仍是忙碌身影。农业农村部门正持续指导农户做好后期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让每一株玉米都能在盛夏里蓄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