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白城各地春耕工作如火如荼。白城市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科学指引,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用工业化思维谋划推动农业发展,着力释放优势、做强特色,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玉米生产:良种良法良机助春播

  今年,白城市玉米计划播种1066万亩,比上年增加9万亩。4月末以来,全市各地以良种、良法、良机精耕细作,绘就出玉米春耕生产的蓬勃画卷。

  今年,作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的洮南市,预计播种2.8万亩玉米用种,并全面推广实行“小垄双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新型种植模式。该模式具有提高积温、控制杂草、保墒保肥、促进作物早熟等特点,通过合理调整行距和株距,可有效节省土地面积,提高种植密度,增加玉米植株数量,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通榆县,“智慧种田”的新模式正悄然兴起。通榆县新型农业主体联合会推广扩大智慧农业系统的覆盖范围,目前,已在通榆县的瞻榆镇、边昭镇、八面乡、团结乡4个乡镇的9个合作社推广应用,覆盖耕地面积达1.5万亩。该系统由田间气象站、物联网设备和遥感监测装置组成,能够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为农户提供精准的种植方案。通过实际应用测算,使用该系统的农户可实现平均节水20%、增产15%的效果。

  洮北区围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任务,统筹规划、科学施策,引导农民选用优良玉米品种、适时播种,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春播生产,检查机车、种子及播种质量,全力保障玉米丰收。

  水稻生产:科技赋能插秧季

  今年,白城市水稻计划播种402万亩,比上年增加6万亩。5月以来,白城各地抢抓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全面开启水稻插秧作业。

  近年来,镇赉县在提升水稻产量的同时,着力发展品质农业。通过与吉林省农科院深度合作,引入新质生产力,改良土壤、培育良种、推广新技术,推动水稻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全县正向着吉林省“水稻品质第一大县”目标迈进。

  今年洮北区水稻种植面积96万亩,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插秧作业。全区出动拖拉机、搅浆机和插秧机等机械设备3000余台套,无人机700余架,有效加快了插秧进度。预计在5月末可完成全部插秧工作。

  经济作物生产:重科技 提品质 扩规模

  在花生种植上,洮南市二龙乡积极推广“花生加工企业+农户”的合作种植模式。通过花生种植订单,畅通了从田间到市场的销售渠道,构建起种植、收储、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在大豆种植上,镇赉县建平乡民主村大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全程机械化作业,免耕机在田间往来,播种、施肥、覆土、埋管等工序一气呵成,为春耕生产按下“加速键”。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精准滴灌替代大水漫灌,在播种时同步埋设滴灌管路,将溶解肥料的水直接输送至作物根系。这一技术不仅大幅节约水肥成本,还可以提升大豆产量与品质。

  在辣椒种植环节,通榆县瞻榆镇积极推广“一膜双行、小流量滴灌”和“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通过精准调控水分和养分供给,实现节水、节肥的双重效益,不仅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更为辣椒生长营造了最佳环境。今年瞻榆镇辣椒种植面积约2531公顷,其中庭院种植491公顷,大地种植约2040公顷。为推动辣椒产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发展,瞻榆镇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目前,已与当地加工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从育苗、种植到管理、回收、销售,各环节均实现统一标准。同时,镇农业科技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全力保障辣椒的品质和产量,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