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共计91%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反制关税。此次关税降低后,对国内粮油市场有哪些影响呢?

  中美互减关税 我国进口大豆成本或降

  本周,中美贸易谈判达成重要共识,中美大幅度互减关税,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在未来90天内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在相应时间里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至此,中国对自美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幅度降至10%。从农产品角度来看,尽管自美国进口农产品的关税仍然比其他国家高出10%,但已经较之前的125%关税水平大幅下降。

  以美豆进口关税为例,5月12日之前进口关税138%,5月12日之后90天内将维持在13%,这令后期我国恢复从美国进口大豆成为可能。

  9月份美豆大量上市之前,我国主要从南美大豆主产国进口大豆,南美大豆的CNF报价本就低于美国大豆,加之进口关税优势,该阶段我国进口大豆仍将主要来自南美。

  9月份之后美豆大量上市,美豆价格的比较优势显现,如果后期美豆进口关税维持在13%或进一步降低,预计我国对美豆的进口将会逐步恢复。

  整体来看,本次谈判后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进口关税的明显降低,有利于降低未来我国农产品进口的综合成本,减轻中下游企业对未来供应的焦虑。本次关税下调后,部分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有望得到抑制。

  情绪或受影响 玉米供应渐紧预期不变

  中美经贸会谈取得的成果超出预期,从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看,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取消了相互反制加征的关税,仅保留基础关税10%。但美对中因芬太尼加征的20%关税还在,中方对美加征的玉米15%关税也在,从进口成本上来看,美玉米还不具备成本优势。

  当前,中美联合声明更多是让人看到了中美之间贸易冲突的缓和及双方谈判的诚意,可以关注下一步降低关税的谈判预期。对于玉米而言,美国玉米在我国进口玉米总量中占比不大,因此,之前加税的影响有限。即使后期扩大进口一部分美国玉米,对于国内进口玉米来说,无非是在进口结构上稍作调整,对玉米市场的供应整体影响有限。

  不过,中美互相降低关税,或对玉米市场带来一些情绪上的影响,如可能会扩大进口美玉米及其他谷物的预期。当前国内玉米市场进入贸易阶段,市场情绪或影响贸易商出粮节奏。在替代和进口较低的情况下,短期供应渐紧预期不变。

  行情将获提振 油脂市场信心有望增强

  受海外市场走弱拖累,近期国内豆油、棕榈油价格延续弱势。但美生物柴油政策的多变性及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有望改善,给油脂市场价格带来一定支撑,预计油脂后市延续震荡运行走势。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中美相互24%关税90天内暂停实施。双方肯定了此次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但中美恢复正常贸易关系仍面临不确定性。不过,此次联合声明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信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进而提振油脂市场行情。

  假日期间,石油欧佩克组织增产预期及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情绪,成为主导油价走势的关键因素,而5月初OPEC+提前召开会议,并确认6月增产41.1万桶/日的决定,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

  原油价格整体走低对油脂市场情绪带来不利影响。另据了解,印尼的B40计划未获得完全执行,加之美国今年1月至3月的生柴产量及豆油需求也出现同比下滑,美豆油及马棕油面临较大的压力。

  不过,市场仍然对美国生物柴油政策抱有一定希望。此前传言美国国家环保局将在4月底预期大幅提高生物质柴油掺混义务量RVO至52.5亿~57.5亿加仑,最新消息显示,这一政令可能推迟到下半年。在进一步明确之前,油脂价格预计将大概率继续回落。

  然而,由于美国之前的关税政策令其油脂进口成本增加,导致超百万吨废弃食用油进口受阻,叠加生柴掺混利润恶化,均有利于美豆油替代需求。

  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发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4月份棕榈油产量预估增加24.62%。马来西亚船运机构ITS、独立检验机构AmSpec及SGS预计,4月份棕榈油较上月分别增加5.1%、3.6%及0.23%。产量环比增幅高达20%以上,而出口不尽人意,预计将带来马棕油4月份较高的累库幅度。

  印尼棕榈油协会(GAPKI)数据公布滞后,4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印尼棕榈油库存225万吨,较上月下降23.5%。3月至4月印尼开始执行B40,库存预计继续下降。近期,印尼B40相关消息平淡,基于现实条件预计,2025年B40可能完成B37~B39水平,大部分消费目标可实现,B40可能导致印尼棕榈油生柴消费量同比增加150万吨,低于此前平均200万吨的预期消费增量。

  4月30日,印尼将5月毛棕榈油出口关税降为74美元/吨,上个月为124美元/吨,

  导致棕榈油盘面及出口报价大降。即便如此,印尼的精炼棕榈油出口仍未摆脱亏损状态,这限制了棕榈油价格的下跌幅度,或为后期棕榈油走势逐渐带来支撑。

  印度作为世界头号食用油进口国,每月需要约210万吨食用油,每年2550万~2600万吨,进口食用油相当于国内需求的2/3以上,因为国内产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由于4月初印度食用油总库存降至三年多来最低水平,未来几个月印度可能需要增加进口食用油以重建库存。经过几个月的进口减少,精炼厂面临补充枯竭库存的压力。关注5月中旬左右印度棕榈油协会发布的4月份食用油进口数据。

  随着巴西大豆陆续到港,后期国内通关问题逐渐解决,油厂压榨量将明显增加,豆油库存将开始累积,基差或走弱。国内仍有近月买船但整体偏少,棕榈油基本面将边际转弱;菜油基本面变化不大,供大于求的格局持续,不过盘面受国际关系影响而反复,下跌空间可能较为有限。

  综合来看,虽然近期油脂价格整体走低,但美国的生物柴油政策以及进口减少,将引发美豆油替代需求增长,马来西亚棕榈油后期出口改善,印尼持续去库及不高的卖压均会带来一定支撑,不可过分看空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