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一场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监测数据显示,京津冀晋四地共有24个国家级气象站单日降水量突破5月历史极值,其中河北涞源和徐水两地更是见证了气象史上的特殊时刻——首次在5月出现大暴雨级别降水,徐水站24小时降雨量达103.6毫米,相当于北京常年5月平均降水量的1.8倍。这场降水不仅刷新了历史纪录,更在华北地区留下了深刻的天气印记。

  今天,本轮降雨进入收官阶段。降水带将呈现"南压东缩"态势,西南地区东部至华南中南部形成主要雨区,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沿海及海南岛局地可能出现暴雨。

  中央气象台特别提示,云南文山、红河,广西百色、防城港,广东湛江等地需防范持续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及地质灾害。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冷空气主体东移南压,今天北方大部地区将迎来雨后初霁,但西北地区东部仍需防范大风天气,新疆东部、内蒙古西部阵风可达6-7级。

  晴好天气即将开启"快进模式"。从今天开始,全国天气格局将发生戏剧性转折:除海南岛、西藏东南部仍有中到大雨外,其余大部地区将投入阳光怀抱。这波晴朗天气堪称"限时供应",预计将持续至13日白天。气象专家提醒,恰逢周末出行高峰,华北、黄淮等地公众可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晾晒或户外活动,但需注意午后紫外线强度可达4-5级,外出需做好防晒措施。

  但晴空余额仅剩48小时。5月13日起,新一轮天气系统将强势登场:北方高空槽东移引导冷空气南下,南方暖湿气流加强北上,两者碰撞将激发大范围降水。

  具体来看,华北东部、黄淮东部及东北地区将率先出现对流性降水,河北东部、山东北部、辽宁南部局地可能伴随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短时强降水每小时可达20-40毫米。与此同时,西南地区东部至江南西部将形成绵延千里的降雨带,贵州、湖南、广西交界处需警惕暴雨叠加效应。

  气温走势犹如"过山车"。今明两天,在阳光助力下,北方将迎来今年首个高温天气过程。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陕西关中平原将形成高温核心区,郑州、石家庄、西安等地最高气温可能突破35℃大关。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5月16-17日高温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河南中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局地可能出现37℃以上酷热天气。气象部门预测,郑州16日最高气温或达38℃,较常年同期偏高8℃左右,可能打破当地5月中旬气温极值纪录。

  未来十天,天气舞台将持续上演"晴雨交替"戏码。17-19日,南方还将经历新一轮降雨过程,江南、华南西部累计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8成。

  在频繁天气波动中,公众需做好"两手准备":晴热时段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降雨时段携带雨具,防范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特别提醒海南岛居民,5月11-13日仍有持续降雨,需防范琼州海峡通航影响及城市内涝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