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继续说一说玉米行情的事。
这两天玉米也是屡屡惊人,山东玉米上量400来车,跌了;
上量300来车,也跌了;
到8月4日这天,上量就只有200多车,仍然下跌。
不过好在玉米市场也是见过大世面的,这种情况在以前也发生过几次,所以倒不至于把市场给吓坏了。
但是这么个跌法似乎可不太好。
现在的玉米市场可以说看跌情绪很浓,因为确实各种利空逼近,玉米喘气的空间很小。
而就在这个时候,又一个利空来了。
进入8月份以后,不仅国内玉米行情持续走跌,全球玉米也大多下跌。
原因是美国中西部天气良好,使得玉米丰收的预期增加,于是全球玉米走跌。
这和国内玉米行情有啥关系呢?
直接的关系并没有,但有间接关系。
虽然说我国玉米市场是独立的,与国际玉米市场的联动并不紧密,但是也有一定的宏观背景联系。
比如,很多看空的人认为全球玉米都在下跌,国产玉米的上涨动力也就不足。
再加上虽然说今年我国进口玉米数量大幅减少,但是8月份以后,南方港口陆续有部分进口谷物到港,其中就包括巴西玉米,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南方销区的玉米供应。
再加上价格下跌,性价比优势也就凸显。
但这怎么说呢?
我觉得有点过度解读了。
我们和国际粮食市场的关系其实很微妙,确切地说,当国际粮价上涨的时候,国内市场普遍也会看涨。
一是因为有一定输入性行情影响,进口成本高了嘛,当然国产玉米的优势就增加了。
二是当国际粮价上涨的时候,我们也会适当增加国内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所以也相当于增加了需求。
但是下跌就不如上涨传导得那么明显了。
当国际粮价走跌的时候,或许会触发国内低价囤粮的需求,但这部分采购也大多流入储备库,而不是流向市场。
相反,可能还要防止低价粮冲击国内市场呢。
所以,这个消息对玉米来说谈不上什么利空。
而玉米的行情主要还是停留在余粮供应与补充替代的博弈,以及天气对新玉米产情的影响这两件事上。
我们仍维持之前的观点,玉米看似弱,但并不是弱到扶不起来。
比如再说一个数据,6月份全国工业饲料产量为2767万吨,环比虽然略降,但是同比依然增长了6.6%。
而其中玉米的用量占比为36.3%,同比增长了2.5%。
说明什么呢?
说明养殖领域对玉米仍有支撑,无论是蛋鸡还是生猪,存栏都处于高位。
虽然生猪又面临新一轮去产能,而蛋鸡也因鸡蛋价格下跌被迫进入产能淘汰,但是还是那句话,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所以,对玉米的支撑依然存在。
那么玉米的利空就未必一定空,所以玉米不会是崩盘的局面,一定还有机会,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