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继续说一说玉米的事。
最近玉米又出幺蛾子了,主要是有两个消息:
第一个是玉米涨了。
在前一天的文章里,我们曾分析,玉米离上涨不远了,因为玉米市场并不是一潭死水,看涨的情绪仍在,而且正在不断酝酿发酵。
所以玉米不会是一味看跌,而且玉米有底,所以触底后必然会反弹。
第二个消息就有点悲催了。
前段时间市场流传进口玉米因拍卖成交差,且对市场影响不好,有可能会暂停,说的也是有鼻子有眼的。
但玉米市场从来就不缺这种风浪,我们之前也说过,没必要太当回事,如果停拍,那肯定是利好,但如果不停,也没必要就看作是什么大事。
而就在16号晚上,继续拍卖的消息又挂出来了,仍然是美玉米,数量仍约为30万吨左右。
这说明,停拍的消息破灭,进口玉米拍卖依旧。
不过,依旧归依旧,但玉米却实实在在地涨了起来。
当然最先反弹的是山东华北,随着到货车数量的持续下降,玉米终于开涨了。而对于玉米的上涨,又有了很多声音:
比如,玉米上涨是市场情绪的反应,说明看涨情绪再次占据上风。
再比如,玉米上涨说明市场已经对进口玉米拍卖免疫,免疫后的玉米市场更加强壮,所以再次开涨。
要从表面来看,似乎确实是这样,玉米受到这些“信号”影响,开始上涨了。
但出于谨慎的角度,我可能认为这很可能是一个“假信号”。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山东玉米的套路没变,依然是看量下菜碟,车多降价,车少提价。
当门前到货车量持续减少后,触发了企业的提价。
但是,我们要看这个触发的因素是什么?
有人说是情绪,情绪固然有,但并不完全是情绪推动的。也就是说,玉米上量减少,除了抵触情绪以外,还有其他原因。
什么原因呢?
那就是天气。
前两天山东地区普遍降雨,这才是玉米上量减少的更直接原因,而情绪只不过是顺水推舟。
那么问题就来了,雨过天晴后,玉米的上量会不会再增加呢?
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我们并不看跌玉米,但至少目前来说,玉米市场的情绪依然脆弱,没什么事件能使市场情绪完全扭转。
所以一旦雨过天晴,企业提价,玉米的上量必然还会再次增加。
其次,就是进口玉米拍卖没有暂停,这个消息对市场的影响依然存在。
虽然我们也说,进口玉米拍卖对市场实质影响有限,但是对情绪影响依然存在,所以并不是说进口玉米没停拍,玉米也没跌,就认为市场已经消化了这个消息。
要知道,进口玉米拍卖的影响重点在于两件事:一个是持续多长时间,另一个则是底价是否下调。
现在进口玉米也刚拍了五六回,时间还不长,所以实质性影响并不大,但如果把时间战线拉长,量级就会累积,这就是值得关注的了。
更何况还有一个定向稻谷还没拍呢,所以玉米头上的这把剑依旧悬着。
而如果拍卖持续,且成交率继续走低,那么接下来要面临的结果就可能是拍卖底价要下调。
这个对于玉米市场的打击我觉得可能要更大。
所以,玉米虽然上涨了,并不能简单地认为玉米摆脱了阴霾,玉米的阴霾还没散去,过不了多久,还会卷土重来。
这也是这个时期玉米的一个特点,众多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得玉米动弹不得。
但谁能说震荡就不是机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