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群联村800亩稻田里,稻浪翻滚、稻香四溢,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今年,北川创新推出“玉米—水稻—蔬菜”一年三季轮作模式,取代传统两季轮作,让有限耕地“全年无休”,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走进群联村稻田,丰收的忙碌气息扑面而来。一台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金色稻海中往返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饱满的稻穗被快速卷入机舱,金灿灿的稻谷如同流水般倾泻进运输车辆,农户脸上满是丰收的笑容。“我们这里的水稻亩产约700公斤,品质好,每天能卖出四五十吨。”种植户杨林话语里满是喜悦。
谁能想到,这片土地曾因耕地资源匮乏、传统种植模式单一,长期面临效益低迷的困境。今年,在北川农业部门的科学指导下,北川推广三季高效轮作体系,不仅改善了土壤肥力,破解了连作障碍,更让土地产出率大幅提升,带动农户收入稳步增长。
为确保三季轮作落地见效,北川农业技术人员全程提供“保姆式”跟踪服务:从优质稻种的筛选、科学的栽培管理,到精准的水肥调控、绿色病虫害防控,每个环节都力求精细化,为水稻丰产筑牢技术根基。同时,机械化作业贯穿耕种收全程,从插秧到收割,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为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测算,今年群联村水稻总产量预计突破百万斤,创下近年来的新高。水稻收割完成后,农户们将马不停蹄地开展秋冬蔬菜种植,确保耕地“不空闲、高效用”,持续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让三季轮作的“丰”景在北川乡村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