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喜讯从巴中市传出——空山牛本品种选育液相芯片“空山牛1号”50K成功发布,这是国内首个空山牛专用育种芯片,也是四川省第一个地方牛育种芯片。

  2024年,原产自巴中市通江县的空山牛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通过,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成为国内第57个地方黄牛资源。

  近年来,巴中将巴山肉牛列为全市农业产业六大主攻单品之首,力争用5年时间坐上四川肉牛产业“头把交椅”,到2027年,肉牛年饲养量达到60万头,综合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

  “此次发布的育种芯片,结束了黄牛育种‘凭经验、看长相’的模式。”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林祥介绍,种业创新,将有力促进巴中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江特有地方肉牛品种——空山牛,有着单驼峰、四肢细小的外形特征,具有耐粗饲、肉质细嫩等特点。(通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通江特有地方肉牛品种——空山牛,有着单驼峰、四肢细小的外形特征,具有耐粗饲、肉质细嫩等特点。(通江县委宣传部供图)有何作用?

  让育种成本降低约40%

  2023年10月,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牛业科学研究所与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组建联合团队,启动了空山牛育种芯片的研发攻关。

  该团队对550余头空山牛群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并整合了57个其他牛品种数据进行群体分化研究,捕获与空山牛独有表型性状关联和品种特征的基因突变位点。李林祥介绍,历经一年半的时间,筛选出与空山牛生长发育、产肉量和牛肉品质密切相关的功能位点50K,开发出功能较齐全的空山牛基因组选择液相芯片。

  “该育种芯片的成功研发,为科学设计育种方向提供了经济、高效的分子育种工具。”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总畜牧师易军表示,这为牛种资源保护、肉牛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在巴中市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的巴中雅拉德荣海福特牛核心育种场,膘肥体壮的海福特母牛正吃着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张书浩 摄记者了解到,该育种芯片可应用于空山牛品种基因鉴定与保护、生产性能早期评估、遗传图谱分析、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方面,能精准评估空山牛个体价值。“有了这个育种芯片,今后只需抽血提取牛的DNA样本与芯片数据比对,就能确认这头牛是否符合育种标准,有效缩短育种进程,大幅降低育种成本。”李林祥初步估算,“空山牛1号”50K能将空山牛育种周期缩短10至15年、育种成本降低约40%,为地方牛种质资源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此前,巴中已出台《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提出通过深入实施“种子”自给等十大工程,率先在西南地区建成肉牛种源基地。

  “计划到2027年,巴中要建设肉牛特色镇100个,打造母牛扩繁示范村1000个、带动能繁母牛养殖户25000户,新增母牛存栏16万头,种源自给率达到80%以上。”李林祥表示,“空山牛1号”50K的发布,有望更快突破“种源限制”等问题。

  “空山牛”赛牛会现场,通过品种、体型、骨架、膘情、毛色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选出“牛王”“牛后”,予以现金奖励,激发村民养殖的积极性。

  如何拓展?

  “繁育+延链”双重发力

  9月10日一早,在通江县空山牛第三扩繁场,工作人员正在饲舍投喂。该扩繁场自去年10月建成投用,目前存栏110余头空山牛。

  此时,位于平昌县的“海福特”智能核心育种场同样热闹,千余头海福特牛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饲草。这里每年可养殖优质海福特母牛5000头,培育种母牛4000头,出栏肉牛1000头,综合产值达8000万元。

  巴中雅拉德荣海福特牛核心育种场每年可养殖优质海福特母牛5000头,培育种母牛4000头,出栏肉牛1000头,综合产值达8000万元。张书浩 摄

  有了好的种源,繁育是关键。记者了解到,目前巴中已建成肉牛种源场2个,发展规模养殖场209家、适度规模养殖场1296个。2024年,全市肉牛存栏38.8万头、占全省农区的13.5%。

  坚实的肉牛基数,给了巴山肉牛产业更多的发展空间。

  9月12日,在成都市温江区乐龄购银发品质消费区,巴山牛肉的摊位前围满顾客。每天夜里,新鲜屠宰的巴山牛肉启程前往成都集散中心,分割后再由冷鲜车统一配送至各个门店摊位。

  目前,巴中已构建起“养殖+屠宰+加工+营销”的全域全链产业体系,建成区域大型肉牛交易市场2个、年屠宰3万头专业化屠宰场1家、年加工8000吨牛肉加工企业1家,并在成渝等中心城市布局巴山肉牛直营店近20家。

  这条产业链的运转还在不断优化。在通江县,川陕渝肉牛交易中心既可供来自云南、贵州、湖南、浙江等地的养殖户选购犊牛,还能让通江本地及周边县区的养牛户集中交易出栏肉牛。持续提高肉牛产业附加值,中心附近还规划筹备了年产2万吨饲草的秸秆收储中心。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与国省肉牛创新团队、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加速育种芯片技术本土化、市场化应用,促进肉牛从育种保护、规模养殖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链条升级,推动巴山肉牛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巴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