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民乐县丰乐镇的田野间,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在阳光下涌动着金色的浪涛。1.53万亩小麦迎来丰收季,收割机穿梭其间奏响“丰收序曲”,农户们忙着晾晒、归仓,处处洋溢着颗粒归仓的喜悦,一幅壮美的秋收画卷在祁连山北麓徐徐展开。

  “今年雨水匀、光照足,加上镇里农技人员常来指导,小麦亩产比去年提高近百斤!这120亩地保守估计能收10万斤!”在丰乐镇张满村的麦田里,种植大户张俊良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刚从收割机里卸下来的麦粒满脸自豪。饱满的颗粒泛着油亮的金黄,他笑着说:“收购商早就来预订了,这品质,价格比去年还高,磨出的面粉肯定劲道!”

  丰乐镇地处祁连山北麓,凭借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和显著的昼夜温差,成为优质小麦的“天然粮仓”。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将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划定1.6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为小麦种植筑牢“根基”。同时,通过争取农业项目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完善灌溉设施,推广滴灌等节水技术,让昔日“靠天吃饭”的农田蜕变为稳产高产的“丰产田”。

  “以前种麦子全凭老经验,施肥浇水没准头。现在有农技员全程指导,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都有科学方案!”白庙村村民张鹏坦言,今年镇里组织的小麦种植技术培训班他场场不落,学会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自家50亩小麦长势格外喜人。

  丰收的背后,是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丰乐镇严格落实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补贴资金及时直达农户手中,有效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积极对接粮食加工企业,搭建“企业+合作社+农户”产销对接平台,让小麦从田间直接进入加工厂,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户稳稳攥住“增收账”。

  “我们将以此次丰收为契机,抓好秋粮田间管理,谋划好来年小麦播种,持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丰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粮食生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丰乐力量。

  如今,丰乐镇的田野上,收割机的轰鸣声与农户的欢笑声交织成动人的丰收乐章。金色麦浪里,承载的不仅是农户的致富希望,更涌动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