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汛期强降雨威胁,切实保障政策性玉米种植户收益,太平财险临沂中心支公司创新服务模式,变被动理赔为主动防灾。该支公司投入专项资金并组织人力,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岭泉镇和道口镇协助玉米、水稻种植户开展河道、水沟疏通清淤工程。这一“风险减量”前置举措畅通了农田排涝“生命线”,最大限度降低洪涝灾害损失,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田间沟渠换新颜
排涝能力大提升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在道口镇道口新村(原沙家官庄村)看到,玉米地旁,挖掘机轰鸣作业,一派繁忙景象。往年雨季,因地势低洼、排水沟渠淤塞,玉米田屡遭积水浸泡,农户损失惨重。“这条沟堵了好几年,一下大雨就排不出去水,眼看着玉米泡在水里真是心疼!”村民们表示,“今年保险公司主动来帮忙清淤,真是帮到我们心坎上了!沟渠通了,心里就踏实多了。”
记者了解到,太平财险临沂中心支公司投入专项资金,并派出专业防灾减损团队,进行实地查勘,精准识别各村关键淤堵点,有序进行清淤。截至目前已完成8公里田间毛渠的清淤疏浚工作,显著提升了区域农田防洪排涝能力。
风险减量:从“赔钱”到“防损”的战略转型
“传统保险模式侧重于灾后赔付补偿,但农户的减产损失已成事实。”太平财险临沂中心支公司政企中心负责人李伟表示,“推行‘风险减量’服务就是要关口前移,在灾害发生前降低损失概率和程度。”
本次防汛减灾风险减量工作通过“工程措施+预警服务+应急响应”的多层次防灾减损体系构建,分为两步实施:汛前投入专项资金并派出专业团队精准识别淤堵点,完成13公里河道和沟渠的清淤疏浚以提升农田防洪排涝能力;汛期储备应急排涝设备并结合气象预警系统,在暴雨导致田间积水时及时进行排涝处置。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降低粮食种植户损失风险。
多方联动
共筑防灾减损堤坝
本次活动由临沂金融监管分局、莒南金融监管支局、临沂市保险行业协会以及莒南县农业农村局共同指导,由太平财险临沂中心支公司具体实施。莒南金融监管支局副局长许晓伟表示:“此举是农业保险从单纯经济补偿向‘防赔结合’甚至‘以防为主’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临沂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积极参与风险减量管理不仅降低了保险机构自身的赔付风险,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农业生产的韧性和可持续性,放大了财政补贴资金的政策效能,为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在极端天气频发背景下,此类主动防灾行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具有深远意义。
临沂市保险行业协会监事长郭剑南表示,太平财险临沂中心支公司开展农田清淤及河道治理活动,是财险公司积极在农业领域开展防灾减损,并由传统风险补偿向农业生产全周期守护转变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