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在禹城市房寺镇乡邦种植专业合作社,绿油油的玉米和大豆新苗长势喜人。“整体看,目前玉米出苗率在90%以上、大豆出苗率在80%左右,好于去年。这说明今年引进和改装的农机性能不错,条件允许时,可以在全市推广应用。”当天,在田间察看苗情的市农科院副院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站长高凤菊说。市农科院在禹城市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已有6年时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农业农村部制定《大豆单产提升三年工作方案》,力争今年全国大豆亩产提高5公斤。落实相关要求,我市全力强化农机农艺技术支持。

  截至6月30日,我市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38.88万亩。能否实现大豆玉米双丰收,前期播种是关键。

  高凤菊表示,大豆玉米分别按设定好的株距、行距、播深进行规范播种,虽然不能保证每一粒种子都能正常出苗,但争取高出苗率会为增产增效奠定基础。提高播种质量,要有机具配套的硬件保障。今年是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二年,我市一方面引进复合种植专用机械,一方面改造应用现有机具,农机装备的硬支撑,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

  秸秆是大豆出苗的“拦路虎”。以前麦收后先灭茬再播种,费工费时。但今年,乡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厚鑫却没为灭茬发愁。他说:“合作社引进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与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共同研发的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边灭茬边播种,一次完成。”

  在刘厚鑫的田里,一行行整齐的豆苗下,覆盖着不少秸秆。据介绍,作业时,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的种床整备装置先清理麦茬、秸秆,同时横向抛出,实现了秸秆均匀覆盖还田。灭茬、侧深施肥、精量播种、覆土、秸秆覆盖一次完成。均匀覆盖的秸秆,保墒、降温,通风、透气,且不影响大豆出苗。

  引进的专用机械性能优良,而自主改装的优尼亚大豆玉米一体化精量播种机也不差。为了解决去年苗后除草药剂漂移、机械少用工多等问题,高凤菊带领团队联合禹城亚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经过多次安装调试后,将播种机前面装上药箱,后面装上喷药杆,其最大优势是可以播种和封闭除草一次完成,解决了种植户苗后除草的难题。

  去年不少农户仍按传统种植习惯,

  在大豆玉米出苗后除草,费时费力,效果不理想。苗前封闭除草是解决田间杂草的有效手段。

  利用改装机械播种时,前面开沟器挖土开沟,中间播种机播种,覆土填埋,后面喷药杆喷施药液,实现播后苗前封闭处理,大大减轻后期草害。

  如今,大众农机适配改造也更加成熟。“三夏”期间,在禹城、齐河等地,一款改装的玉米播种机受到不少农户欢迎。这种机械成本低,既可实现大豆玉米同播,也可分开播种,它出自禹城市智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智之手。

  “把后地轮换成悬空轮保证压后土壤疏松,采用六连杆独立悬浮增加稳定性。”说起农机改装,徐智滔滔不绝。改装后的玉米播种机,同时较好适应了大豆玉米两种作物的播种需要。以4:2模式机为例,小机型一天可播种百余亩,大机型一天可播种150亩至180亩。采用这种机械播种的地块,大部分出苗率高于80%。

  “大面积种植,必须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改装,能提高播种质量,提高大豆单产。建议农机生产企业根据大田作业需要,推出更多适用机械,让农户愿意用、用得起。”高凤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