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农友看玉米快熟就放松,这想法可要不得。玉米丰收前最后20天,才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候。
有数据显示,这20天管不好,轻则减产10%-15%。
严重时可能颗粒无收,之前辛苦全白费。眼下结合天气和田间情况,这5件事必须做好。先说水分管理,核心是灌好“最后一滴水”。
玉米灌浆期需水多,浇水可不能乱来。遇干旱要及时浇“跑马水”,让土壤保持湿润。大概维持田间持水量70%就行,别大水漫灌。
要是赶上涝灾,20小时内必须排净积水。
不然根系会烂,籽粒没法正常灌浆。
收获前7-10天要停水,避免籽粒含水量高。今年很多地方“秋旱+暴雨”交替,得灵活应对。
建议早晚去田里看看,土壤捏团一捏就散就补水。
再讲病虫害防治,重点守住“3病2虫”。玉米后期病虫害直接啃籽粒,防不住就白种。
“3病”是穗腐病、大斑病和锈病,多雨易爆发。
“2虫”是玉米螟和蚜虫,一个啃籽粒一个吸养分。可用低毒杀菌剂、杀虫剂防治,但收获前15天别用药。今年玉米螟虫口多,有些地方已爆发,得赶紧治。
发现心叶有横排小孔或穗部被虫蛀,用生物药剂。
补肥防早衰,推荐叶面“精准投喂”。玉米后期根系老化,土壤施肥难吸收,叶面补肥关键。若叶片发黄脱肥,每亩用200克磷酸二氢钾加100克尿素兑水喷2次。
弱苗可根部追施5-8公斤每亩硫酸钾,让弱苗变壮。用无人机“一喷多促”效果好,省工省力还能兼顾防病杀虫。防倒伏要“科学扶救”,别盲目扶直。
轻微倒伏倾斜小于45度,不用扶,培土固定根系就行。
严重倒伏贴地了,24小时内人工扶直,培7-8厘米土压实。
茎秆断了要马上清出田,防止霉病扩散。不过还是提前预防更靠谱,选抗倒品种、合理密植。
适时晚收很重要,记住“多等1天,多收10斤”。
提前收获是误区,每推迟1天,千粒重增3-4克。
每亩能多产5-10公斤,这数据可不是瞎说的。判断完熟看3点:苞叶干枯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黄淮海地区农友尽量推迟到10月上旬收,别影响下茬就行。
晚收5-7天,增产效果能直接看出来。玉米丰收前这20天,每一步都关系最终产量。管好水肥、防住病虫、做好抗倒、适时晚收,细节是关键。
你今年种的玉米长势如何?
有没有遇到倒伏或虫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想办法抗灾夺丰收。
觉得有用就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农友看到。
记住,丰收不是靠运气,是靠咱把每个细节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