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在最新发布的《2025/26年度澳大利亚冬季作物展望报告》中指出,受良好降雨和优越气候推动,澳大利亚今年冬季谷物产量有望达到6280万吨,同比增加约380万吨或6.4%,较五年均值高层6.1%。但是全球供应过剩将压制价格上涨空间,农民盈利面临挑战。
报告首席作者、谷物和油籽分析师维托·皮斯托亚表示,本季增产主要得益于西澳州与新南威尔士北部地区的丰沛雨量,南澳州部分地区从干旱中恢复,产量显著回升。西澳可能迎来历史第二高收成,昆士兰与新南威尔士南部的良好土壤墒情也支持高产。
从各品种来看,小麦和油菜籽产量提升明显,大麦种植面积亦显著扩大。小麦预计产量为3410万吨,较上季微增0.6%;大麦产量或跃升14%,达到1490万吨,创历史纪录;油菜籽预计增长近10%,达650万吨;豆类作物表现尤为突出,预计同比增长16%,总产量达570万吨,其中鹰嘴豆虽较上年创纪录的水平下降近两成,但仍为史上第三高,扁豆、羽扇豆和蚕豆产量分别增长73%、43%和18%。
但是皮斯托亚警告说,虽然产量有望丰收,却难给农户带来价格红利。全球范围内,俄罗斯、欧盟及美国的丰收令国际小麦与大麦供应充裕,加拿大及澳大利亚本身的高库存进一步加大压力。在供给过剩背景下,澳麦价格难以脱离国际趋势,缺乏上行动力。
在大麦市场方面,皮斯托亚强调,创纪录的丰产将使出口节奏成为决定市场走势的关键。尽管全球饲料市场受创纪录玉米产量压制,澳大利亚国内牛羊业的稳定需求可部分缓解价格压力。
油菜籽方面,欧洲油菜产量恢复可能削弱澳洲非转基因油菜出口,但欧盟补库需求或在2026年第二季度带来价格支撑。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关税,也可能为澳洲转基因油菜打开潜在市场。
从各州情况看,西澳州产量预计达2460万吨,同比增长9.5%,为全国增产主力;南澳州产量预计为860万吨,同比大增67%,虽仍略低于五年均值;维多利亚州产量880万吨,增幅19%,显现恢复态势;昆士兰虽较去年纪录水平下降8%,但仍达350万吨,高于五年均值19%;新南威尔士州则预计下降14%,至1740万吨,表现稳健但区域差异明显——北部产区条件良好,南部则因9至10月土壤湿度不足导致减产。
总体而言,荷兰合作银行认为澳洲农户将面临产量丰收而价格承压。全球谷物库存高企与出口竞争激烈使利润空间受限,未来数月的出口与全球需求变化将成为市场走向的关键。该行建议农户关注风险对冲与仓储管理,以在丰产但低价的环境中稳住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