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主流媒体发布了《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内容如下:
此次谈判针对关税的调整与五月份所谈判后的结果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未来90天中美之前的关税仍保持现有水平不变。但在现有税率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农产品依然没有任何的价格优势,短期内美农产品进口大门依然没有打开。以玉米为例,在26%的关税前提下目前的理论进口完税成本仍在2500元/吨左右(如下图),相对于目前珠三角地区的玉米价格来说没有任何价格优势。因此在此种前提下国内农产品尤其是玉米谷物的供需形势短期内依然不会有明显的改变,美农产品进口的窗口依然不会开启!
当然中美之间的谈判取得“符合预期”的进展对于中美双方都是好消息,双方贸易的破局之路方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再度延长休战期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双方仍在努力寻求贸易问题的解决方案。
回到农产品进口市场,自2024年四季度有关方面开始调整谷物进口相关措施之后。国内农产品进口尤其是近两年以替代玉米为主要用途的能量原来包括玉米、小麦、高粱以及大麦的进口量在今年已经呈现出大幅削减的态势。上半年这四大谷物的进口量同比减少超过2300万吨。
从国内农产品进口形势来看,2025年起我国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度除大豆外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历史数据显示,在小麦、水稻等口粮自给率保持绝对安全的基础上,玉米进口规模长期稳定在300万-500万吨区间,主要用于区域性、阶段性调剂需求,而非2021-2024年间出现的千万吨级消费型进口。随着种业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及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我国粮食供给体系正加速向"自给为主、适度进口"的可持续模式转型。这一转变不仅巩固了国家粮食供给基础,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预留了政策调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