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进口玉米的持续拍卖,市场看涨情绪开始降温,叠加今夏高温天气对存粮保管不利,贸易商出货积极性有所增加,而饲料企业进入观望状态,仅维持刚需补库,加工企业停产检修期对玉米需求也被压缩,玉米收购价格震荡下调。截至本周一国内玉米现货均价为2388.84元/吨,环比下降0.02%。目前国内基层余粮已经见底、进口谷物同比偏低以及小麦饲用效应影响,预计后期玉米价格不存在大跌的风险。

  玉米基本面

  1) 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

  今年高产作物玉米增加比较多。苗情长势上,今年东北春播期间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西部传统旱区不需要造墒播种,基本实现适期适墒播种;黄淮海夏播期间出现多轮降雨天气,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小麦收获腾茬也比较早,夏播进展顺利。各地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应用高性能播种机,集成推广合理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措施,播种出苗质量较高,加之光温水较为匹配,玉米长势总体正常偏好。根据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26年度我国玉米总产量29616万吨,与上年度增加124万吨。高成本抑制玉米深加工需求增长,但饲用消费相对稳定,预计2025/26年度玉米总消费29969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万吨。预计2025/26年度玉米进口量700万吨,较上年度持平。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相对充足,消费需求处于高位,总体呈现供需紧平衡状态。

  2) 进口量同比减少

  2024年我国进口玉米1364万吨,占国内玉米总供给量的4.4%;其中自美国进口207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5%。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多元化水平不断提高,美国玉米进口占比显著下降。巴西玉米占比不断上升,已成为最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我国从巴西进口玉米647万吨,占比48%。2025年我国玉米进口关税配额为720万吨,其中60%为国营贸易配额。配额内进口关税税率为1%,配额外进口关税税率为65%。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我国进口玉米19万吨,环比增长5.56%,同比减少约82%。2025年1-5月玉米进口量总计为63万吨,同比减少约94%。

  3)进口谷物需求持续收缩

  受中美贸易摩擦、国内饲粮需求下降、临储库存低价上市及国内外价差缩小等因素影响,2018年谷物进口量出现明显减少趋势。2024年第三季度国内余粮相对充足、新作产量前景较为乐观,进口谷物需求逐步收缩,加之政策面收紧对进口谷物的抑制作用。2025年1-5个月谷物进口量继续减少,其中高粱、大麦进口量同比明显下降。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5月我国进口高粱38万吨,同比减少43.5%。2025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高粱168万吨,同比减少53.9%。2025年5月大麦进口量约84万吨,环比减少36.90%,同比减少48%。2025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大麦452万吨,同比减少40.9%。

  4)贸易粮存粮不低 进口玉米拍卖补充市场

  随着国内主产区基层粮源不断消耗,粮源主要集中在贸易环节,贸易商挺价销售情绪偏强。华北产区基层余粮同比略多,麦收期间贸易商陆续腾库,但有控制出货节奏,逢高出货为主。业内预估主产区贸易库存不低于3000万吨。7月份以来,玉米市场进入青黄不接的阶段,进口玉米拍卖也正式开启,据统计2025年7月1-18日进口玉米累计投放量预约在191万吨左右,成交量在95万吨左右。目前进口玉米投放量不算大,且拍卖成交率逐渐降低、成交溢价也减少。为了保证市场供应的稳定性,预计接新前进口玉米投放还将继续进行。

  5)小麦替代效应仍存

  今年新麦上市后,新小麦整体质量较高,小麦市场供给压力较大,而受高温天气及暑假来临影响,面粉终端消费大幅萎缩,面粉企业开工率偏低,小麦流通相对不畅,对市场价格形成利空影响,供强需弱情况下小麦延续稳中偏弱调整行情。相比之下,玉米价格走势偏强,饲料企业陆续加大了对小麦的采购力度,小麦饲用价值作用不断增强,部分大型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采购需求减弱。不过受进口玉米拍卖周期启动,加之南方部分春玉米上市,饲料企业观望心态加剧,采购小麦节奏有所放缓。

  6)玉米需求

  养殖方面,农业农村部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5349.67万头,其中5月份屠宰量为3215.67万头,环比增加4.5%,同比大幅增加20.6%。自去年5月份以来,生猪养殖已经连续14个月保持盈利。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月环比降低了0.8%,预示着7、8月份的生猪出栏量将有所减少,有利于猪价稳定和养殖盈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为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3.7%,比去年年末高点减少37万头,仍然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6月份,全国新生仔猪的数量持续增加,预示着2025年下半年生猪供应仍充裕。当前生猪存栏对猪料需求的影响较大,生猪产能充足,有利饲料需求改善;禽类养殖处于盈亏平衡或略亏状态,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受限,一定程度削弱了玉米需求弹性。深加工方面,下游市场消费不足,加工利润持续偏低,部分企业进入停产检修或限产状态,深加工企业开机率整体处于偏低水平,对原粮消耗能力有限,建库情绪偏谨慎。

  总的来看,国内玉米市场进入青黄不接的时期,下游养殖需求不振,饲料企业增加小麦库存,玉米备库需求被抑,不过在余粮逐步减少、小麦托市政策的托底支撑下,玉米现货难有大幅下行空间,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仍将继续区间窄幅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