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的意外,随着山东到货增至600+,企业的收购策略再次发生变化,昨日呈现小范围的涨跌互现,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下降的态势减弱,整体偏稳运行,但随着气温的升高,量压爆发的风险正在加大。更关键的是,随着小麦价格的回落,饲料企业率先调整了收购策略,不断降低对玉米的需求,必须要承认,玉米降价的风险越来越大, 对于持粮主体来说,加速出货成为了首选!
对于持粮主体来说,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目前绝大部分老板是有一定的利润的,不存在亏损的可能性,但如果想继续持有,那么就要考虑到六月份可能出现的变数,其次就是利润和风险不成正比,就算是三季度价格有上涨的空间, 但也很难突破前段时间的高位,最后就是对于华北及黄淮地区来说,新麦的可操作空间会更大,小编建议大家贸易商老板们还是进军新麦市场,哪怕做短线即收即走呢!
当前的市场局面对于华北及黄淮地区的持粮老板来说绝对不友善,除了当地持粮主体出货意愿加快之外,东北粮降价入关的频率正在增加,无论是关内还是关内,手中持粮较少的老板未来一段时间出货的速度势必会加快,另外就是小编再次强调一下,虽说现阶段持粮主体在市场上占据上风,但采购方可选择性多了起来,话语权正在发生变迁!
在昨日的文章里咱们提到了当前部分企业开始降低开机率甚至进入停机停收状态,原因咱也聊到很明确了,需求下滑利润降低,再加上养殖行业的低迷,企业对高价玉米的承接能力不断下滑,而温水煮青蛙的下跌模式也是企业不断试探的手段,更为要命的是,目前部分地区的玉麦价差降至60元/吨附近,对于饲料企业来说,玉米基本没有性价比可言,反倒是小麦供应充足,企业采购策略发生偏移也就很好理解了!
目前玉米正处于多空压力下,反弹很难持续,未来一段时间整体还是会震荡下跌,好在玉米底部支撑坚挺,未来半月主要关注两点,一是华北及黄淮地区持粮主体腾库的速度,二是东北粮入关的程度,除了政策粮投放之外,其它的利空因素,多是不可控的,只能作为参考,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并不会有多大!
小结:目前的玉米市场,基本处于刚需采购阶段,企业的补库需求不能说降至最低但也差不多,所以短期内上涨的空间不大,震荡弱势大概率是主流,不过面对震荡持粮主体也不需要恐慌,价格不存在大跌的可能,可能性最大的就是不断降低前期超涨的部分,这样会给三季度价格的上涨奠定一定的基础,考虑到下游需求低迷,政策层面尚未有明确的指引,再加上企业利润严重下滑,和新麦入市的影响,玉米所要面临的替代压力凸显,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接下来继续关注麦收前腾仓情况,玉麦价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场购销节奏。关于玉米中远期的走向,小编认为玉米下一波的机会在6-9月份,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价格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小麦:
最近几天,小麦价格出现回落,甚至部分地区新麦也开始跟着下跌,这也就是为什么咱一直不建议大家参与到抢粮的环节中去,毕竟现在还是处于新麦入市的初期,关于麦价回落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和面粉市场需求偏淡,且马上要进入高温天气,再加上新麦入市速度的加快,这就给了制粉企业不小的操作空间,不过还是那句话,目前轮入尚未全面开启,但政策早有明确的指引,再加上饲料企业开始加入到收购的大军中,无论新陈麦,价格还是有值得期待的!
对于贸易商来说,当前新麦流通的成本较高,就算是新麦进入了一段时间的高走现在也基本进入尾声阶段,本月最后的几天,小编认为新麦价格仍有小幅回落的空间,所以建议那些有收购想法的老板,第一最好不要跨域区调粮,第二不要参与抢粮环节,最后就是价格合适可放心建库(1.2元/斤附近)!
必须要承认,现阶段小麦市场依旧处于 “供强虚弱” 的格局,市场流通粮源充足,再加上中储投放,给陈麦上涨造成了不小的压力,预计短期价格或继续围绕区间波动。现阶段对小麦来说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窗口期”,供应压力有,但随着麦玉价差的缩小,饲料企业对陈麦的采购热情会更高一些,陈麦还有一些上涨空间!
未来一段时间,新陈同价会是主要的趋势,对于山东及河北地区的企业来说,目前小麦跨域区调粮成本较高并不划算,在新麦大面积入市前,还是以本地或是周边粮源为主,不过有陈粮的老板,该处就出,毕竟市场的交易重心会慢慢的转移到新麦上!至于是否保持继续收购的问题,很简单,只要价格和质量合适,为什么不收呢?只不过建议不要参与抢粮环节,收购价格最好控制在1.2元/斤附近,至少这个价格是不会亏损的,至于今年新麦质量的问题,从目前的局面来看要好于去年,同时今年产量可能不会减产局,甚至是丰收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