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东再次上演戏剧一幕,到货降至300+,多家企业联手调整收购价,目前主流收购价在2400元/吨上下,有种跳涨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华北及山东均有企业上涨,但东北地区稳中小幅回落,甚至已经有企业开始宣布停收,玉米上涨之路能维持几天?面对小麦价格的回落,持粮主体是否该继续收购?小麦的降价对玉米会造成哪些影响?政策粮投放调整为轮换扩大,威胁大吗?
玉米上涨之路能维持几天?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玉米价格能涨几天就看到货维持低位多久了,昨日价格的上涨除了持粮主体的惜售情绪被引爆之外,降雨的影响占比可能更大,毕竟目前华北及黄淮地区的持粮主体大多数有腾库转战小麦的意愿!另外就是月末是否会再现全红收尾,小编认为可能性不大,大的趋势依旧是震荡弱势,要知道现在对比月初山东最高降幅已经逼近百元了!
持粮主体还能留多久?
从价格上来说,未来一个月的玉米价格整体波动都不会有多大,想短期内提高利润的可能性并不大,其次就是目前政策粮投放还没有具体的落地消息,即使市场供应开始宽松,但也不会形成大范围的粮源冲击,威胁性大幅减弱。三是目前持粮主体心态开始不齐,大家挺价的意愿不再坚挺,特别是华北及山东地区,随着东北粮入关的扩大化及替代品的不断更新,企业的采购面扩大不少。所以小编认为持粮主体如果没有决战三季度的想法,趁着现在有利润早日落袋为安。
怎么看待企业停收?
关于企业停收前面咱提到过,首先目前对于企业来说利润空间大幅缩水,不少企业都面临亏损的局面,整体对高价玉米的承接能力严重不足。其次就是今年三四月份不少企业并未进行停机检修,所以不排除有部分企业选择此时检修机械。三是企业目前库存已经充足(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想通过停收来“威胁”一下持粮主体。不过小编认为实际作用应该不会有多大!
根据最新的饲料企业数据调研来看,饲料企业小麦添加比例提升至20-30%。这对玉米来说绝对不是啥好事,特别是新麦入市的面积开始扩大,而小麦和玉米之间的价差有不断缩小,小麦饲用替代量有增加预期,挤占玉米消费空间基本成定局。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无论是深加工还是饲料企业,如非必要大概率会选择有限消耗库存,或许会进一步降低对玉米的采购积极性!
虽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开始稳定,咱也没有追加对美农产品的订单,但大家可能忽略了咱与巴西签订的农产品订单,根据最新的消息显示,巴西玉米酒糟粕对华出口或将增加,进一步缓解国内玉米及替代品的压力,这对持粮主体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小麦的降价对玉米会造成哪些影响?
在小编看来其实没啥威胁,原因很简单,目前新麦主要在安徽 湖北 河南南部地区入市,但目前新麦水分高、不易存储只能用来做掺量使用,至于陈麦,整体的价格波动不大,持粮主体也早已习惯,如果一定要说造成啥影响,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对心态的影响,小麦价格的回落可能会加快玉米持粮主体的出货速度,从而快速进入小麦市场抄底收购。
政策粮投放调整为轮换扩大,威胁大吗?
相对于定向粮的投放,中储粮轮出扩大的威胁很小,首先从价格上,中储粮即使扩大投放价格也是随着市场价格来定的,不会对市场价格进行打压,其次就是数量上,就算是在扩大短期内也不会达到每周三十万吨的投放粮,最后就是地域上,中储粮的扩大投放不再局限于东北 华北 黄淮地区,南方地区也有不少,粮源比较分散,短期内不会形成大规模的冲击。
小结:虽说玉米开始进入弱势震荡期,但远远不至于令大家恐慌,前面玉米价格上涨超预期的市场小编提到过,玉米不仅在压榨市场份额同时也在透支后续市场,价格肯定会下跌的,毕竟目前下游需求低迷,政策层面也将出现变化,再加上企业利润严重下滑,和新麦入市的影响,玉米所要面临的替代压力凸显,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接下来继续关注麦收前腾仓情况,玉麦价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场购销节奏。关于玉米中远期的走向,小编认为玉米下一波的机会在6-9月份,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价格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面对小麦价格的回落,持粮主体是否该继续收购?
当前小麦价格呈现出小幅回落的景象,比较符合新麦入市短期高开后回归平稳的局面,但小编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本轮制粉企业对价格进行调整的主要原因还是和到货有直接关系,未来一段时间,新陈同价会是主要的趋势,对于山东及河北地区的企业来说,目前小麦跨域区调粮成本较高并不划算,在新麦大面积入市前,还是以本地或是周边粮源为主,不过有陈粮的老板,该处就出,毕竟市场的交易重心会慢慢的转移到新麦上!至于是否保持继续收购的问题,很简单,只要价格和质量合适,为什么不收呢?
关于新麦的收购问题,建议不要参与抢粮环节,收购价格最好控制在1.2元/斤附近,至少这个价格是不会亏损的,至于今年新麦质量的问题,从目前的局面来看要好于去年,同时今年产量可能不会减产局,甚至是丰收局 !
现阶段小麦市场依旧处于 “供强虚弱” 的格局,市场流通粮源充足,再加上中储投放,给陈麦上涨造成了不小的压力,预计短期价格或继续围绕区间波动。现阶段对小麦来说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窗口期”,供应压力有,但随着玉米价格走高,饲料企业对陈麦的采购热情会更高一些,陈麦还有一些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