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能挣60块,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比出门打工方便多了!”10月下旬,四川省苍溪县东青镇互裕村的大豆玉米种植基地里,52岁的村民杨财蓉一边麻利地收割大豆,一边笑着唠起家常。这是该村首次在开荒地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16亩荒地迎来丰收,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让像杨财蓉这样的村民实现了“务工增收两不误”。

  收割现场

  据悉,互裕村此次种植的116亩地块,是去年全新开荒整理的耕地,首次探索“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经过数月照料,基地迎来首季丰收,共产出大豆2万余斤,玉米9万余斤,实现产值近13万元。

  “为了赶在最佳时节完成采收,我们每天安排10余名村民下地干活,前后忙了3天。”据互裕村委会副主任王文绿介绍,务工村民多是村里的留守劳动力,年龄集中在50岁左右,既解决了采收人手不足的问题,又给村民增加了务工收入,最多的人这三天能挣240块。

  “以前这片地荒着没人管,现在种上庄稼能挣钱,我们还能在家门口打工,这样的好事谁不乐意!接下来要是基地还有管护、播种的活儿,我还想继续来干,守着家就能挣钱,心里踏实!”杨财蓉擦了擦额头的汗说。

  首年试种便见成效,下一步,该村将总结今年的种植经验,计划扩大复合种植面积,让更多荒地变成“增收田”,让村集体经济更强、村民腰包更鼓。

  今年,东青镇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模式,着手开垦撂荒地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动全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200亩。为确保成效,镇农技人员多次下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并进行生长期的田间调查、病虫害防治。此种植模式使玉米亩产达到800斤左右,大豆亩产200公斤左右,综合亩产值约1300元,全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可达6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