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陆良县芳华镇双合村的制种玉米迎来丰收。广袤田野间,一株株玉米秆挺拔壮实,硕大的玉米棒颗粒饱满,农户们正抓紧晴好天气采收、装车,将制种玉米运往村中制种玉米收购点。丰收的忙碌与喜悦交织,绘就出一幅“粮满仓、农增收”的秋日图景。

  在双合村的制种玉米收购点,一辆辆农用车满载着金黄的玉米依次停放,有序交售,收购工作人员忙着称重、记录。该村种植户牛华刚早早便运来上午采收的玉米排队等候,交售完这一车,他打算再找几个工人,趁着晴好天气把剩余5亩制种玉米全部采收完毕。

  “制种玉米在我们村已经发展十多年了,种下来感觉还可以。”牛华刚笑着说道,“我家今年种了6亩,每亩能收700到800公斤,仅制种玉米就能卖2.4万元,而且在玉米地里还套种了秋马铃薯,马铃薯还能卖2万元左右,6亩地今年总收入能有4万到5万元。”

  双合村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将制种玉米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村委会与种业公司建立紧密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从种植、采收到交售的全链条保障。

  “我们今天开始收购,收购价4.5元一公斤。”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技术员方刚介绍,双合村今年预计收购1000吨,计划40天完成收购工作。据了解,今年芳华镇4个村委会共种植制种玉米7000余亩,预计产量460万公斤,产值可达2300万元。

  芳华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种子组组长王有芳表示:“这两天我们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种子组全体人员分成两个工作组分赴各村指导农户采收和交售,同时做好明年种植计划,确保制种玉米产业真正为农户带来真真切切收益。”

  近年来,陆良县牢牢抓住粮食安全的核“芯”,不断加大与各类种子公司的合作,在扩大制种规模的同时,强化技术指导与田间管理,持续提升制种产业的标准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制种产量、提升种子质量、保障供种安全,增加农户收入,让小小的玉米种子成为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农民稳定增收的“金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