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农发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分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凉山州分行”)累计投放大食物观、全产业链粮油相关贷款52.65亿元,用于支持粮油收储、助力建设现代粮仓、打造高标准农田、拓展良种加工、做强特色产业,以政策性金融之笔绘就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新丰景”,助推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凉山片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筑牢大国粮仓根基
农发行凉山州分行坚持以“粮”为锚,面对“山高路远、仓点分散”的地理情况,织密“中央-省-州-县”四级储备服务网络,通过加强市场研判、落实“购贷销还”闭环管理要求,确保每笔信贷资金精准滴灌粮仓末梢。
“十四五”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贷款超7.3亿元,支持战略储备与轮换,覆盖稻谷、小麦、玉米、苦荞、食用油等多个品种。针对“仓容不足与储备任务倒挂”的矛盾,该分行以智能化新仓建设破局,投放贷款5000万元支持西昌市粮仓及配套设施建设。截至目前,该分行已支持新建仓库仓容达3.5万吨。同时,支持引入智能散热、实时监控等系统,推动新库点95%的仓库实现温控与监控“双覆盖”,以科技赋能实现“绿色储粮”。
农发行凉山州分行贷款支持的粮食物资储备及物流中心项目
激活全产业链动能
随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纵深推进,农发行凉山州分行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粮食产业链各环节,传统农业因金融活水注入迸发现代生机。
在土地端,该分行创新“土地+”模式,以旱改水、土地流转、水肥一体化等系列措施筑牢耕地根基,在辖内宜垦地区累计投放农地类贷款48.19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3.03万亩,实现复垦规模1.72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17万亩。
在种子端,该分行获批贷款2.2亿元,用于支持以“冕粳147”为主的“冕粳系列”水稻产业融合推广示范基地建设,依托设备迭代、技术引进与人才帮扶等手段,促进良种繁育与推广,进一步实现水稻产能与品质“双提升”,项目实施后水稻亩产将达1000斤。
在加工端,该分行充分发挥地处“世界苦荞之都”的资源禀赋,与凉山苦荞加工企业深度合作,累计投放贷款1900万元支持打造苦荞生产、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等产业链,产品由传统的苦荞茶拓展至苦荞茶饮、生粉、熟粉、生米等60多个品种,重塑苦荞产业价值链。
构建大食物观生态
农发行凉山州分行按照“全粮、全链、全行、全力”发展思路,以金融创新丰富粮食安全内涵,为全域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该分行通过“融资+融智”双轮驱动,“一企一策”为企业量身定制“三产融合”“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新路径。
在会东县,该分行投放贷款7400万元支持打造2000亩高标准蓝莓产业园,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年产蓝莓1500余吨,产值上亿元,促进当地农户稳定就业。
在冕宁县,该分行创新“土地整治+特色种植”复合模式,投放贷款6300万元支持与农用地整理贷款相配套的食用菌原料基地及产业园建设,每年生产近800万个菌棒,产值达4800万元,带动当地脱贫人口50人,每人每年增收2000元。
该分行通过持续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地方名片”,实现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协同发展。
正如大凉山古老彝谚所说:“荞麦花开处,必有幸福路”。农发行凉山州分行以政策性金融铺就的粮食安全之路,正在这片沃土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