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春耕备耕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重要一环,对于确保粮食丰收、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4月26日至27日,省委书记唐登杰深入晋中市,就春耕春灌、乡村振兴等进行调研。在寿阳县西洛镇段廷村,唐登杰实地察看土壤墒情和春耕供水保障情况,要求要抢抓农时,科学调度春耕用水,全力保障种子、化肥等农资供应,加强耕、种、管、收各环节技术指导,有序推进春耕生产。

  春日的段廷村,田野间活力澎湃。自春耕备耕工作启动以来,该村早动手、早储备,全力保障农资供应。目前,13.3吨玉米种子、420万株水稻苗、0.45吨大豆种子以及608吨化肥均已配送到户,为全年农业生产丰收筑牢根基。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继斌告诉记者,在种子选择上,村里主要采用强盛、龙生和先玉系列高产、抗旱、抗病品种,化肥则全部采用复合肥。同时,村里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等精细化服务,根据不同农作物生长特点和苗情,指导农户做好土、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帮助农户科学选种、施肥、除草、灌溉、育苗、除病虫害等,助力农户提升种植水平、提高粮食产量。

  春灌是一年农事的开端,水足了,地才能种好。为保障春耕用水,段廷村在水利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升级改造灌溉水渠,铺设1.56千米小白龙移动喷灌设备,发展节水灌溉,全面开展浇水造墒工作。此外,通过科学利用常青渠、永青渠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合理调度水资源,确保每一寸耕地都能得到充分润泽,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唐登杰一路走一路看,重点关注粮食安全问题,指出要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在段廷村的田间地头,10余台现代农机穿梭作业,翻土、耙地、播种一气呵成,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春耕图。

  “过去平整土地时,撒种可没这么轻松。”村民胡明理回忆起前些年的春耕经历很是感慨。

  段廷村地处潇河沿岸,共有耕地7685.58亩,水浇地2400亩,主要种植玉米制种、玉米、水稻,其中,玉米制种1050亩、玉米1150亩、水稻200亩。赵继斌介绍,近年来,该村总投资825万元建设了5500亩高标准农田,不仅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更为机械化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该村农业机械化率达到100%。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之基。玉米制种作为种子生产的专有品种,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段廷村在做好传统种植业的同时,于2022年首次实施杂交玉米制种2100亩,2023年引进甘肃、新疆制种技术提高本土玉米制种单产量,建设了1000亩玉米制种基地,配套烘干、仓储等制种设施设备。2024年继续实施玉米制种1050亩,通过传统种植、滴灌和水肥一体化相结合的种植模式,亩均产量达400至500公斤,质量纯度达98%。今年,该村结合近三年的制种经验,发展玉米制种基地1461亩,并投资300万元建设200吨杂交玉米果穗烘干设备项目,布局打造全省最大的育种基地。

  眼下,正是春季玉米制种播种关键期,农户们抢抓农时,同步开展土地整理和播种作业,精心培育优质玉米良种。

  赵继斌表示,段廷村将进一步围绕粮食安全这一核心,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完善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创新探索农业发展模式,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力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快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