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玉米市场都在观看山东深加工的“表演”,上午落,中午落,下午落,晚上落,半夜落,睁眼落,闭眼还在落,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竟然下跌了850元/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最低的收购价格已经跌至2260(单价1.13)元,距离2200元(1.1元)大关只差60元,这不是在落价,这是“披着羊皮的狼”正大光明的在“明抢”。
手中有粮的粮商和农户前仆后继的主动被企业“绞杀”,但他们这种没有底线的下跌,大概率最多超不过一周,最少在三天左右就会停止这种疯狂的落价。为什么呢?基层的粮点陆续开始停收,农户也开始拒绝卖粮,所以不出三天之内,山东深加工企业的到车量级就会减少,想要继续落价,市场不给你机会了。#玉米#
面对这种落价的态势,准备抄底的贸易商内心又开始跃跃欲试,认为这个价格已经到达底部或接近底部,差不多该收粮了,否则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真的如此吗?呵呵,就怕你收完粮既卖不出去,而且还有更低的价格等着你,回头发现兜里没钱了。
现在华北深加工的主流收购价格在2300元左右,但国储粮的收购价格依旧在2500元左右,而且门前没有车。哎呀?价差咋这么大呢?这不是明摆着吗?华北的玉米质量总体不是特别好,毒素超标,想要收到合格的粮,只有我们大东北最合适。
这下明白了吧!为啥现在想要抄底的贸易商,风险很大。因为你手中的粮大概率又都是深加工的菜,而华北基层那么多的玉米,深加工用得着去大幅度涨价收粮吗?但,华北的玉米价格跌的越深,卖的越多,将来对于东北玉米贸易商会越好,赚的利润也越大,只是苦了农民而已,没有办法,趋势已经形成——市场必须回归理性。
农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4年1月25日,东北玉米市场表面是落价的企业开始减少,主因就是企业门前的车辆大幅度减少,但有的地区有车、没车还在落价,像黑龙江的龙江中粮又下跌20元,收购价格来到了2100元/吨。随着春节的愈发临近,深加工落价的行情将会出现短暂的停止,主要原因就是运费开始上涨。
很多人寄希望于春节过后的行情会出现180度的大转变,特别是正月里玉米价格的上涨,告诉你:“有点想多了”。如同小编反复墨迹的一句话:“正有初七”之内就会有农民开始卖粮。
因为地趴粮最大的敌人——气温,就像是心中的一块石头,无时无刻压着你喘不过气。特别黑龙江东部地区的一些“雪埋粮”更像是定时炸弹,不知道何时粮质会出现问题,不知道何时被“拿捏”。
小编在10月份大落价的时候表述:“个别地区、个别农户的玉米由于水分大、霉变高、扣杂多,只能卖到7毛多钱”——被一些人认为是造谣,别有用心。但现在黑龙江东部个别地区已经出现30个水分6毛多钱的价格,粮贩子压你3~5个水分都是轻松+愉快,这时候你还会惊讶吗?还认为这是在恐吓吗?
面对今年这种“做梦”也想像不到的行情,一些倔犟的人又是脱粒儿,又是装网袋,总想去验证市场的真假,想与市场去抗衡,小编在这里非常认真的回答您:“地趴粮肯定不能跨过这个大坑,而且无解”。
每个人要为自己的决定买单——输了不要怪市场,赢了是你的选择。因为今年农民做出卖粮的决定越早——赔的越少就是赢家,可惜很多人的认知只看到了眼前的那一小片天——管中窥豹。学会及时止损不仅能决定你在未来这个市场中走的更远、更长、赚的更多,而且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但很多人不懂,而且听不进去,只能是呜呼哀哉。
1月初市场“炒作”的增储只提振了5天的市场行情,然后就被玉米价格挠得“遍体鳞伤”,这个方针很早就提出来了——尽早入市,一直在市,随行入市,只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瞎“讲故事”给不懂的人听,而且“断章取义”,最后没有达到预期后又开始甩锅,怪某储粮,可人家某储粮一直在收购。
这种甩锅明显的本质就是为了吸引眼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耻之徒,如果你还不能看清面具下的伪装,一句最扎心窝子的话送给你:“你的智商也就如此”——因为煽动情绪的人最了解人性,而人性最大的弱点又都不爱听真话。
距离春节越来越近,市场中又再次传出“利好”的消息来提振情绪和行情——前两天又开会了,春节后收储力度会加大。这样的消息,对于价格不认可的一些人来说,救命的小稻草又来了;对于理性的人来说,羊圈与狼的故事,用自己的脑子想想吧!
玉米价格走到今天这一步,怪谁呢?还不是因为前三年玉米价格的上涨,然后地租水涨船高,为啥地租涨价,看到了钱和闻到了钱的味道,大家互相抢,地租越抢越高,然后玉米价格继续上涨。玉米价格持续的上涨,让下游去买单,但连续让下游去买单,谁也承受不了,因为市场不接受高价格——前三年农民赚的钱就是三年内的整个下游市场赔出来的钱(烘干塔、贸易商、企业、养殖、饲料等等)
所以,今年农民种地(自有土地)都赚钱,只有让高价包地的群体感受到“切肤之痛的疼”(赔钱),才会遏制住这种现象,特别是(几百晌,甚至上千晌)的包地大户停手,玉米价格才会真正的回归,市场才能走出一个健康的行情。大白话,打回原形。
前三年的市场一直都是新季玉米上市,价格就疯狂上涨,最后市场一地鸡毛。真正的原形就是:农民集中卖粮的时间段,玉米价格下跌,当市场的余粮越来越少,不论是做贸易,还是做流量、做波段的粮商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