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后,国内水产品行情走势分化明显。

  牛蛙价格止跌反弹,目前最高规格报价已达6.9元/斤,气温下降促使养殖户惜售待涨;生鱼虽较节前高点有所回落,但大规格鱼仍站稳10元/斤关口,中鱼行情保持坚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罗非鱼市场受美国拟加征关税至155%的重创,云南产区已出现3.5元/斤的“烂市”行情,广东茂名小规格鱼价更是跌至2.4元/斤的近年新低。在供应充足与出口受阻的双重压力下,罗非鱼养殖端普遍陷入亏损,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牛蛙

  近期牛蛙市场行情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国庆长假后,牛蛙价格结束了此前的持续低迷,开始出现小幅反弹。数据显示,目前牛蛙厂家搜狗加最高规格报价已达到 6.9元/斤。

  具体来看,10月24日各规格牛蛙收购价维稳:4-8两以上规格报价6.5-6.9元/斤,4-7两规格6.4-6.8元/斤,3-7两规格6.2-6.7元/斤,3-6两规格6.1-6.6元/斤,3-5两规格5.9-6.5元/斤,2-5 两和2-4两规格均为5.9-6.5元 /斤。

  当前气温逐渐下降,牛蛙养殖环境得到改善,存栏蛙损耗风险降低,这使得养殖户出栏意愿有所减弱。多数养殖户表示,目前的价格仍未达到心理预期,只要资金状况允许,暂时不会选择在当前行情下出蛙,普遍持 "等一等"、"看一看" 的观望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气温下降带来的养殖优势让养殖户有了 "等高价" 的底气,但市场消费端的疲软表现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价格的上涨空间。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养殖户应理性看待当前市场形势,结合自身资金状况与存塘牛蛙的规格,制定合理的出塘计划。

  生鱼

  在国庆消费拉动下,生鱼市场迎来阶段性行情高峰。节日期间,广东产区 2 斤上规格生鱼装车价最高达到 10.6 元/斤,呈现出 "鱼头越大价格越高" 的市场特征。同时,加工厂收储力度加大,中鱼市场需求保持旺盛,价格稳定在5-5.9元/斤区间,其中1.5斤上规格生鱼价格维持在5.8-6 元/斤。

  然而,节后全国多个产区供应充足,生鱼行情出现持续下滑态势。此次价格调整主要集中在2斤上的大规格鱼,目前广东产区最好规格的大生鱼价格已跌至10元/斤关口,较国庆期间最高价位下滑1元/斤。具体来看,老鱼 2斤上规格价格维持在 9.6-10元/斤,新鱼 2斤上规格价格则在 8.5-9.2元/斤区间波动。值得庆幸的是,中鱼行情相对企稳,未出现明显下跌。

  随着气温下降,当前生鱼养殖进入“多吃快长”姐u但,但仍让面临病害挑战。前期存塘鱼发病情况较为严重,但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养殖水体环境得到改善,生鱼损耗率有所减少。尽管如此,养殖户仍需加强日常防护措施,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定期检测水体指标,及时调整投喂策略,以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目前广东产区已进入冬棚搭建的准备阶段。冬棚养殖作为生鱼养殖的重要模式,能够有效应对低温天气对生鱼生长的影响,延长生长期,提高养殖效益。今年冬棚搭建数量是否增加,将直接影响未来几个月的市场供应和价格走势。

  对于后市行情,业内人士建议养殖户应理性看待当前市场形势,结合自身资金状况与存塘生鱼的规格,制定合理的出塘计划。过度压塘虽然可能等待更高价格,但也会增加养殖风险和收益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当前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科学决策尤为重要。

  加州鲈

  10月以来,加州鲈多产区进入上市高峰期,市场供应充足,行情持续下跌,部分产区单斤跌幅已达1-1.5元,行情弱势特征显著。目前市场鱼源总量偏多但以中小规格为主,8两规格占主流,与市场偏好的大规格需求形成错配。受前几年低价影响,养殖户控料控制成本,导致鱼体生长放缓,规格偏小,进一步加剧中小规格鱼源供应压力。

  全国主要产区行情普遍下滑:广东佛山1斤以上规格鱼价跌至 11.5-12元/斤,较此前下跌 1 元/斤;江苏各规格鱼价均下跌 1元/斤,9两上11.5-12元/斤;湖北武汉、湖南华容等地价格同步下滑 0.5元 /斤,华容9两上10.5-11元/斤,武汉8.5两上11-11.5元/斤;四川新口鲈集中上市,眉山、成都等地价格下跌 0.5-1元 / 斤,1斤上12.5-13元/斤。浙江湖州价8 两起统货12-12.5元/斤。

  按照当前态势,后市行情不明朗,建议养殖户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鱼体保健工作,降低降温带来的养殖风险。

  叉尾鮰

  本周叉尾鮰整体行情小幅回落,但市场行情仍高于去年同期 1-2元/ 斤,养殖端仍有一定盈利空间,相比众多淡水鱼,叉尾鮰表现仍然出色。目前市场消费需求不旺,价格出现较明显下调。但从整体市场行情坚挺,为养殖端打上一剂强心针。

  具体行情方面,四川乐山产区1.2-2.5 斤规格从 8.6 元 / 斤降至 7.8元 /斤,一周下跌0.8元/斤;江苏盐城标货从 8.4元/斤降至8元/ 斤,一周下跌 0.4元/斤。广东1.3斤起鮰鱼收购价格7.6元/斤。

  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消费市场或逐步转向秋冬水产消费旺季,鮰鱼需求有望小幅回升。预计后市价格或止跌企稳,维持在同比高位区间波动,大幅下跌可能性较低。另外建议养户做好保健工作,增强鱼体抵抗力,另外根据存塘规格与市场价格,优先出售达到标货规格的鮰鱼,把握当前同比高位行情,锁定养殖收益。

  罗非鱼

  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及大量淡水鱼上市i影响,近期罗非鱼市场持续低迷,多地价格稳中有跌,养殖端普遍陷入亏损,行业信心严重不足。

  其中,云南产区表现尤为疲软,芒市1.2斤规格塘口价仅4.5元/斤,思茅区价格则跌至3.5元/斤,比上周下跌了0.5元/斤,而且市场出现“烂市”现象。海南地区价格相对平稳,而广东茂名、湛江等主产区价格普遍下滑,1-1.6斤规格收购价多在3.2-3.3元/斤区间,0.6-1斤规格多在2.4-2.8元/斤。广东茂名0.6-1斤规格0.6-1斤规格收购价则低至2.4元/斤,为近年来最低价。

  价格低迷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边是国内供应充足,各地新鱼都在上市,导致货多价跌;另一边是国外需求可能锐减,由于面临高额关税壁垒,罗非鱼出口业务受到严重威胁。此前美方宣称将于11月起对华商品加征100%关税,罗非鱼产品关税或飙升至155%,出口市场面临严重冲击,这反过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销售压力。

  综合来看,在供应过剩格局短期难改、叠加高关税利空影响的背景下,罗非鱼后市价格预计将持续承压,尤其依赖出口的产区价格可能进一步下探。建议密切关注关税政策动向,积极拓展本地销售渠道,可与加工厂、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缓解销售压力,平稳度过行业低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