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 月,淡水鱼虾类市场整体呈现 “跌多稳少、分化明显” 的态势,多个品种受供需失衡、气候影响及外部市场冲击,价格出现不同程度调整。小草鱼、牛蛙价格下行压力显著,其中小草鱼单品种跌幅较大,牛蛙则因规格差异导致价差进一步拉大;罗氏沼虾受前期养殖规模扩张影响,今年行情急转直下,价格较去年大幅回落,养殖户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南美白对虾虽整体供需稳定,但地区间行情分化突出,部分产区受海鲜上市冲击价格萎靡,大规格货源却相对紧俏;鲫鱼虽价格小幅下滑,但在特种鱼普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仍维持相对可观的价格水平,各品类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呈现出差异化的运行特征。
一、南美白对虾:
近期南美白对虾价格总体保持平稳,但地区间差异较为明显,入秋后高温暴雨天气持续,导致对虾存塘量减少。8月连续的台风天气,使得一些本来就有问题的塘口,养殖户被迫提前卖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供应节奏。例如江苏地区,目前没什么虾了,外塘虾集中上市还需要一段时间,这使得其他产区虾格可能会受到支撑。暑假结束,旅游消费降低,市场对南美白对虾的需求有所减少,但由于对虾存塘量也在减少,所以市场供需相对稳定。而沿海开捕后,大量海鲜进入市场,对南美白对虾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部分地区虾价受到影响。环渤海湾地区外塘虾上市量不少,市场供应充足,导致虾价持续萎靡。而山东地区能走长途的工厂化对虾价格微涨。
广东江门40条虾12元/斤,广东湛江30条17元/斤;福建漳州30条19元/斤左右;浙江萧山30条17元/斤;山东日照工厂化对虾20条22.5元/斤,山东寿光20条21元/斤;河北地区30条13.5元/斤;天津地区30条14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二、罗氏沼虾:
前几年,罗氏沼虾凭借高养殖转型成功率的显著优势,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的重要选择,大量原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纷纷转养罗氏沼虾,推动其养殖规模在短期内实现快速扩张,市场供给格局随之发生明显变化。
然而,今年罗氏沼虾市场行情急转直下,行业整体进入下行通道,这一变化让此前从南美白对虾转养而来的养殖户陷入被动,面对市场突变一时间手足无措,养殖决策陷入困境。
据江苏地区养殖户反馈,相较于去年,今年罗氏沼虾收购价出现大幅回落:去年能卖到60 元 / 斤的规格,今年仅能达到 40 元 / 斤;而十几头 / 斤的小规格虾,价格更是低至 18 元 / 斤左右,价格腰斩压力下,养殖户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
价格的持续低迷也加剧了养殖户的风险担忧,不少人明确表示“后续不敢再放苗”。他们普遍认为,当前市场价格已处于低位,若在此情况下再遭遇病害侵袭,养殖成本与损失将难以控制,极有可能陷入 “覆水难收” 的亏损困境,这也使得当前罗氏沼虾养殖端的观望情绪进一步加重。
江浙地区罗氏沼虾上市量持续增加,市场供应压力逐步释放,价格呈“稳中有跌” 运行趋势。浙江地区20 尾规格19-20 元/斤,25尾规格虾价维持在19.5元/斤;江苏高邮地区各规格价格同步下行,20 尾规格20元/斤左右,25 尾规格报价19元/斤左右,30-40尾规格15元/斤;安徽地区20尾规格20元/斤,15头规格27元/斤,10头规格37元/斤,价格下行趋势明显。
广东肇庆市场呈现显著时段差异,上午上市虾价27-31元/斤,下午上市虾价升至35-40元/斤,价差或与鲜活度、批次品质等因素相关。
三、淡水鱼类:
1、草鱼
小草鱼价格近期下跌幅度较大,市场表现较为低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规格草鱼价格保持稳定,展现出较强的抗跌性。与此同时,鱼苗市场走量情况良好,价格呈现微涨趋势,显示出市场对后续养殖预期仍有一定热度。
从区域供应来看,河南开封市场的草鱼存塘结构失衡显著。2 - 3斤规格的草鱼存塘量约占 30% ,而 3 - 5 斤规格的草鱼几乎没有存塘,这种存塘结构的差异对当地价格体系产生了直接影响。在四川部分地区,新鱼已达上市规格,养殖户集中出鱼,短期内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致使价格出现下滑。
气候因素对草鱼养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立秋已过近一月,白露将至,此时早晚温差逐渐加大,虽南方仍受“秋老虎” 影响,但养殖环境已发生明显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的投喂策略需谨慎调整,切不可过度投喂。因为随着水温变化,鱼类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过度投喂易造成饲料浪费,还可能引发水质恶化。建议养殖户拌料内服保健产品,增强鱼体免疫力,提高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增氧改底工作至关重要。秋季池塘底部有机物分解加快,易消耗大量溶氧并产生有害物质,定期增氧可保证水体溶氧充足,改善鱼类生存环境;及时改底则能有效分解底部有机物,减少有害物质积累,预防病害发生,为草鱼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先来看看中山黄圃草鱼苗价格:1-3两规格5.7元/斤,2-5两规格5.7元/斤,3-7两规格5.7元/斤;各地区小规格草鱼价格普遍下跌:广东中山2斤起规格6.3元/斤;广西梧州3-4斤规格7.3元/斤;福建三明3斤起规格8.3元/斤;湖北武汉3-5斤规格7.2元/ 斤;湖南益阳2-3斤规格5.9元/斤;四川成都1.5-2.5斤规格6.8元/斤;重庆2斤以上规格7.5元/斤;江西南昌1.5-2斤规格4.6元/斤;大草鱼:广东中山5平7斤规格8.5元/斤;湖南益阳8-10斤规格7.3元/斤;江苏地区5斤以上规格8元/斤;安徽合肥5斤起7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2、鲫鱼
进入9 月,鲫鱼市场供应端出现明显变化,出塘量有所增多,叠加终端市场需求量减少,白鲫鱼、彭泽鲫等主流品种价格呈现小幅下滑态势。不过,从当前鲫鱼整体价格表现来看,仍处于相对可观的水平 —— 在多数特种鱼价格连续走低的市场环境下,部分特种鱼品种价格甚至不及鲫鱼。今年江苏、安徽等地热水鱼市场表现亮眼,无论是价格走势还是市场流通情况,均好于预期,为当地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预计明年热水鱼养殖量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增加。
江苏扬州8两白鲫鱼的收购价12元/斤,9两13元/斤;安徽淮北1斤以上黄金鲫6.1元/斤;湖南岳阳1斤以上湘云鲫鱼收购价7.3元/斤;湖北洪湖0.5-0.6斤规格9.2元/斤;广东中山地区白鲫鱼6两起10元/斤左右;四川地区5两鲫鱼10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四、牛蛙:
部分牛蛙厂家已启动收购价格上调,当前市场主流报价区间稳定在6.1-10.2元/斤,苗种供应端则进入阶段性调整周期,目前多数苗场已暂停育苗工作,同步停止苗种报价;随着后续更多苗场陆续进入育苗停摆期,牛蛙苗种整体供应节奏将进一步放缓。此前海南、粤西两大主产区新季牛蛙集中上市时,短期内供给量大幅增加,不仅加剧了区域市场竞争,更推动不同规格牛蛙的价差格局逐步拉大。监测数据显示,现阶段5-9两规格大蛙与2-5两规格小蛙,产区收购价差距已扩大至4元/斤,规格差异对市场定价影响显著增强。
截至现阶段,5-9两规格的大蛙因契合餐饮批量采购、深加工企业生产需求,市场认可度高;而2-5两规格的小蛙受消费场景局限及供应相对充足影响,两者在产区收购价上已形成明显差距,规格成为影响牛蛙市场价值的核心变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