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亚洲电子交易时间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价回落,逼近本周初触及的六周新低;玉米和小麦略有上涨。
截至周三中午,成交最活跃的11月大豆下跌1.25美分或0.12%,报1010.75美分/蒲。
12月玉米期货上涨0.5美分或0.12%,报426.75美分/蒲。
12月小麦期货上涨2.25美分或0.43%,报522.75美分/蒲。
大豆期价下跌的原因包括,美国新季大豆收获步伐加快,而头号买家中国持续缺席美国市场。
随着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持续,中国迄今尚未订购一船美国新豆,而是转向南美采购。
新加坡交易员透露,中国已从巴西和阿根廷采购了大批大豆,暂未签订任何来自美国秋收的新作合同。这种情况在以往罕见,令美国农户对大豆出口销售的预期更加悲观。
与此同时,阿根廷政府为提振外汇收入、稳定本币比索,本周决定临时取消大豆、谷物以及制成品的出口关税。此举迅速吸引了中国买家入市。交易员称中国买家至少订购了10船阿根廷大豆,这对美国出口构成进一步冲击。
目前正值美国秋收季节。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21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完成9%,玉米收割完成11%,意味着市场面临季节性的收获压力。不过,农户报告收获的玉米单产不及预期,市场对最终产量水平仍存疑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