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农业部作物生长周报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大豆收获在本周已经展开,下周将首次发布今年收获数据。截至9月6日美国大豆优良率为64%,略低于去年同期65%,仍处于较好的水平。但大豆最新优良率已经连续第二周下降,较之前的高点下降5%,这很可能为即将发布的9月月度供需报告中下调大豆产量预期提供支撑,叠加今年的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及收割面积下降后产量减少,或对美盘大豆提供支撑。

  不过因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中国大豆进口商担忧成本风险自6月开始后未采购美国大豆,且自今年7月以来,中国已从阿根廷采购了至少800万吨大豆,加上也有一些乌拉圭产的南美大豆,德国汉堡的《油世界》称,中国大豆进口商在至少直至2025年底前都能够通过从南美进口以及动用庞大的国储库存来满足市场需求,预计在2025年年底前中国进口商购买美国大豆的可能性极低。缺少中国大豆进口商的参与,美国大豆销售缓慢,加之新作大豆即将上市,供应数量逐渐增加,将令美盘大豆期价承压。

  目前国内大豆到港数量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8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1228万吨,创下同期进口量纪录,较2024年同期增长1.2%,较2025年7月增长5%。在如此多的大豆供应下,油厂维持较高的开机压榨水平,豆粕产量较大。终端饲料企业在有一定库存且豆粕价格小幅调整的行情下观望心态逐渐增强,加之生猪养殖利润不佳削弱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油厂豆粕出货较为缓慢,即使部分饲料养殖企业已经购买了一定的合同,但提货不积极导致油厂库存较大,催提现象逐渐增多,继续限制豆粕价格维持震荡整理行情。

  国内市场因四季度缺少美国大豆的参与,加之四季度为国内传统的生猪、家禽及反刍等动物饲料对豆粕的消费旺季,市场担忧届时大豆到港数量下降后豆粕产量随之下降,市场供应减少后将支撑豆粕价格维持偏强行情。不过国内已经从巴西、阿根廷及乌拉圭等国进口了大量的大豆,阿根廷豆粕也将装船运输至中国满足市场旺盛的需求,且国家粮库已经连续开启国储进口大豆拍卖,将在11月开始提货,这将缓解了四季度市场缺少美国大豆参与后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预计目前豆粕现货维持涨跌两难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