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天是蓝呀蓝哇哇,东北的太阳是暖呀暖心窝,东北的雪呀是下呀下满坡,东北的苞米是终于支棱起来了!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趁你病,要你命,现在东北市场都在“拿捏”着港口,想要跌回2500元,短期是难上加难。

  现在市场的热情正在上头的阶段,所以没有必要过于担心,但我们要随时观察市场的变化做两手准备,毕竟你现在薅人家的羊毛,早晚有一天人家会拿着砍刀直接砍你。如果你害怕要落价,而且有利润呢,就选择在近期落袋为安。如果你不赚钱,而且有信心,那就继续等待。

  农民老铁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11月22日,玉米价格涨的是“心惊肉跳”,涨的是“小心翼翼”,涨的是“摇摇欲坠”。前两天锦州港最高玉米收购价格涨到了2620元,随着车流量的到来,又涨运费又割肉的,当前的主流价格再次变成了2600元/吨左右。#玉米#

  市场又到了左右摇摆的时间点,只能说大家的“玻璃心”越来越强,前两天还豪横喊着能涨到2700元,昨天落了10元,然后又看落了,明显就是情绪市场,又到了你波动,我颤抖的时间点。这种趋势能维持多久,还需要时间的观察。

  这也给短期港口上涨的幅度留下了一个悬念之剑——是产地继续倒逼着港口涨价?还是产地配着港口涨价?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前段时间称港口为死港,现在又拿港口当风向标,整的港口也懵圈了,我到底该何去何从呢?说到底,还是市场的信心不足,对于后期存在较多的担忧!

  今天最大的焦点:东北迎来了第三场雪,而这轮雨雪的天气还是集中在黑龙江地区,暴雪的区域今年是实实在在的“相中”了黑龙江东部,特别是哈尔滨、牡丹江、七台河、鸡西、佳木斯、双鸭山这个地方,也给交通和物流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也到了第一波农户卖粮的时间点。

  但当前又出现了新状况,想卖的玉米,烘干塔不想收,不想卖的玉米,想收没人卖。而且涨的最多的还是辽宁和黑龙江为主,吉林地区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别看当前玉米的最大主体——农民,嘴上特别硬,表述着不达到心理预期的价格不卖粮。但大家对于玉米从高价区跌落至低价区间已经认可或者默认,但内心仍存有希望——万一呢!来给自己做一个预期的支撑的双重矛盾!

  1,成本支撑,所谓的成本支撑,自有土地的农民怎么卖都是有利润,对于租地大户来说,就成了内心价格的一道坎儿,所以价格的下跌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绞杀”,在“绞杀”之前必须要与之对抗,必须要杀出一条血路——换言之,今年必须要“绞杀”租地大户,否则地租的成本根本降不下来,今年不绞杀你,明年会让你赔的找不到北,所以今年必须要肉疼一下,否则明年会骨头疼。

  2,卖粮节奏,当前的市场再一次形成了一致性,什么一致性?——短期利好,长期利空,所以卖粮节奏再一次形成了一个短暂的情绪和预期上的支撑。不论是烘干塔还是贸易商还是农民,都想憋一憋,再涨个几分钱我就兑现利润。也正是这样的想法,会不会形成一个短期的小小堰塞(sè)湖呢?

  玉米市场两大采购主体,一个是深加工,一个养殖,大家都憋着不卖呢,只好涨价啰,涨呗,我猜农民越不卖,手中前期有粮的人会放着炮去卖粮,而且还会有部分贸易商进坑,市场就这么神奇,如果年前玉米再次砸出一个坑,就有利于年后的玉米行情。——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得更加灿烂。

  3,玉米不涨价,天气来凑合,今年年前的天气与气温给了大家不卖粮的勇气,但也为后面的集中卖粮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明年3~5月份,东北大部、内蒙古东北部和西部、华东中部和南部、华中东部、华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5成,而且明年开春早,对于地趴粮和栈子粮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考验。

  综上,短期内的玉米价格将会呈现跌不深、涨不高的行情趋势,仍然会是在一个价格区间进行来回震荡的行情,未来能涨能落,我们要随时间观察、随时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