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授粉至成熟40-50天的时间里,要经过籽粒形成、乳熟、蜡熟和完熟期。
当玉米的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指掐不破,且籽粒胚尖出现黑层,说明已达完熟期,就能有序收获。
收获过早,玉米的籽粒没有充分灌浆,产量没有形成,整体的产量低,收获过晚,籽粒脱落,品质受损。
近期,随着玉米植株进入生长后期,各地区相继进入收割期,销售湿玉米棒划算,还是销售晒干的玉米粒划算,再度成为热议话题。
其实,想要明确玉米收获完的销售方式,还是要明确玉米棒同玉米籽粒间的区别,再根据实际的价格进行销售。
销售玉米棒同销售籽粒间的区别
目前,国内玉米收获方式分为人工收获、机械摘棒收获和机械籽粒直收,其中机械摘棒的应用面积最大。
机械籽粒收获因为收获过程对籽粒的水分要求过低,收获完的籽粒破损率高,且无法长期贮藏,造成应用面积比例有限。
因此,除机械籽粒直收外,无论是选择人工收获,还是机械摘棒收获,都需要解决直接销售玉米棒,还是晒干完再销售籽粒的问题。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湿玉米棒达到完熟期,含水量30%-40%,籽粒饱满,无空瘪粒,晒干成14%的籽粒,出籽率为55%-65%。
正常情况,白轴的玉米穗出的干籽粒较低,能达到玉米棒重量的60%,红轴的则较高,能够达到70%。
这就意味着100斤玉米棒,晒干成籽粒重量最大为65斤,相应的计算公式为玉米籽粒重量=玉米棒重量*0.65。
要注意的是,玉米品种、植株的长势、果穗的质量、种植管理水平高低等因素不同,相应的出籽率的系数就要适当调高或者调低。
销售玉米棒还是玉米籽粒?
想要知道如何销售更划算,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演,以亩产2000斤玉米棒,共100亩地的玉米销售为例计算:
现阶段,国内30水、全部断浆的玉米棒上车价格为0.5-0.55元/斤,按照0.55元/斤的价格2000斤玉米棒价格=0.55*2000=1100元,100亩销售价格为1100*100=110000元。
通过晾晒,2000斤30水的玉米棒晾晒成14水的籽粒=2000*0.65=1300,说明1亩地的籽粒产量为1300斤,则100亩地的产量为1300*100=130000斤。
新季玉米开秤价预计为1.075元-1.1元/斤,按照最高价计算=130000*1.1=143000元,即130000斤玉米籽粒能销售143000元。
同直接销售玉米棒相比,100亩地能增加的收入为=143000-110000=33000元,明显销售晾晒干的籽粒更赚钱,能获得更高经济收入。
虽然只考虑经济收入,销售晾晒干的玉米籽粒能获得高收入,但两种销售方式互相间都有优缺点,要综合决定。
销售玉米棒,优点是操作过程简单,能直接销售,降低晾晒过程劳动力投入,还能避免贮藏玉米过程中出现霉变和其它经济损耗。
缺点是获得的单位面积经济收益低,经济收入有限,农户的议价能力弱,容易被贸易商压价收购,不能把经济利益最大化。
销售晾晒干的籽粒,优点是经过晾晒籽粒的品质高,议价能力强,能实现长期贮藏,根据行情高低变动,错峰售粮,避免扎堆售粮,造成的经济损失。
缺点是要投入人力成本高,晾晒贮藏过程还需要成本,遇到刮风降雨天,籽粒可能有霉变和其它质变问题,关键是要承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最后要说,无论是选择销售籽粒,还是玉米棒,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别跟风销售,错过最佳的获利时机。
最关键的是,要能掌握玉米销售价格的动态情况,根据价格变动和发展趋势,选择销售时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