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4月27日消息:印度植物油行业代表向政府发出呼吁,敦促调整进口关税结构,以保护本国炼油产业并促进本地就业。
印度炼油协会(SEA)在致食品部长普拉拉德?乔希的一封公开信中指出,目前毛棕榈油与精炼棕榈油之间的进口关税差距过小,未能有效抑制精炼油品进口,从而削弱了印度本地炼油厂的产能利用率与竞争力。
近年来,印度港口地区投资了大量资金建设炼油设施,专门用于进口毛棕榈油的本地加工。这不仅提升了国内植物油产业链的完整性,也带动了大量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然而,随着来自印尼和马来西亚等主要供应国的精炼棕榈油出口量激增,越来越多的成品油直接流入印度市场,挤压了本地炼油厂的生存空间。SEA强调,这一趋势对印度的长期利益构成威胁,既影响了国内产业发展,也削弱了就业增长潜力。
目前,印度对毛棕榈油和精炼棕榈油的基本进口关税均设定在20%,加上其他税费,毛植物油的进口关税约为27.5%,而精炼植物油进口关税为35.75%。尽管名义上存在8.25个百分点的差距,但SEA指出,这一差距不足以形成有效的保护壁垒,无法显著提高毛油进口吸引力。由于精炼油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定价具有竞争优势,进口商依然倾向于直接进口精炼油而非毛油,导致本地炼厂订单不足,开工率下滑。
为此,印度炼油协会建议政府采取两项措施之一:一是进一步提高精炼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使成品油进口成本显著上升,迫使进口商更多地选择毛棕榈油并在印度本地完成加工;二是降低毛棕榈油的进口关税,直接提升毛油进口的价格优势,增加本地加工动力。两种方案的核心目标一致,都是通过扩大关税差距来保护印度的加工产业链,提升港口炼油厂的产能利用率,并带动相关产业就业的持续增长。
业内人士警告称,如果当前关税结构不做调整,印度将长期依赖海外供应的精炼成品油,本地炼油行业将面临萎缩,投资回报率下降,进而影响到农业、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链的活力。特别是在印度政府大力推动“自力更生印度”(Atmanirbhar Bharat)政策背景下,保护本国植物油加工能力不仅符合产业政策方向,也是保障粮油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举措。
未来几个月,印度政府是否会根据行业呼吁调整关税政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若关税结构改革得以实施,预计毛棕榈油进口需求将增加,精炼棕榈油进口将下降,本地炼油厂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有望同步改善,同时也可能对全球棕榈油贸易格局带来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