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第三大水产养殖生产国(仅次于中国和印度)以及全球第四大虾生产国,一直以来,印尼在这一领域也抱有相当高的期待。

  以虾产量为例,在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后,目前,印尼的虾产量已经跨过了100万吨的大关(在21年时达成,而这一数字在00年和19年时分别为不到15万吨和80万吨)。而作为其雄心壮志的体现,印尼海事及渔业部也将这一数字的目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即,在2024年时实现200万吨的虾年产量(以满足该国人口到2045年预计达到的3.189 亿的消费需求)。但这时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如何能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将其产量翻番?

  针对这一期许,当局把信心寄托在了扩大以及提升养殖水域方面。据印尼相关官员介绍,目前,在虾养殖水域方面,印尼有24.7万公顷的专用虾池,其平均年产量为0.6吨/公顷。而接下来,印尼政府计划新开发1000公顷的现代化虾池,并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虾产量——有数据表示,如果能将传统的养殖池塘转变为半精养/精养池塘,其虾产量有望提升至15到20吨/每公顷。

  不过,这一方式仍为部分业界人士所质疑,因为这一开发计划所涉及的区域在安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如易发洪水),并且虾饲料和疾病问题也将会在扩张的过程中继续得到凸显。因此,尽管在过去近二十年期间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些人士仍不看好印尼的2024年200万虾产量的“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