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美贸易谈判持续僵持,美国大豆出口商正面临着失去数十亿美元销售额的风险。就在美国大豆销售旺季即将到来之际,头号买家中国转从巴西锁定供应。这可能给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带来潜在压力。
传统上中国买家在每年9月到次年1月期间主要采购美国大豆,因为这是美国收获季节,之后几个月南美供应才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今年情况却截然不同。据交易商透露,中国进口商已经完成采购9月份大豆,数量约为800万吨,全部来自南美。就10月份而言,中国买家已经锁定400万吨大豆,相当于需求量的一半,同样全部来自南美。这与去年同期中国采购约700万吨美国大豆形成鲜明对比。
分析师表示,中国大量采购第三季度大豆,表明中国油厂已经提前建立库存,以应对第四季度可能出现的供应风险。中国买家提前采购南美大豆,意味着美国大豆出口商在其关键营销季节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尽管中美双方已将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至11月9日,但这并未能刺激中国买家重新采购美国大豆。交易商表示,主要症结在于中国对美国大豆的23%关税依然存在,这使得美国大豆缺乏价格竞争力。在不计关税的情况下,10月份的美国大豆比中国正在采购的巴西大豆便宜约每吨40美元,但是高额关税使得美国大豆的价格优势化为乌有。
行业人士表示,只有当中美达成协议并降低关税时,中国才有可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如果11月能够达成协议,中国可能会恢复采购美国大豆,这可能会延长美国大豆的出口窗口,并对巴西新季大豆销售构成压力。但是目前来看,这一前景仍不确定。
在中美贸易谈判处于僵局的背景下,南美尤其是巴西的大豆供应正在填补由此产生的缺口。尽管已过出口高峰期,但是巴西7月份大豆出口量仍然高达1120万吨,同比增幅高达2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今年2月到7月,巴西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达到5570万吨。阿根廷在7月份也出口了124万吨大豆,其中92%运往中国。阿根廷近期下调了包括大豆在内的农产品出口关税,进一步提升了其产品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已改变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在关税壁垒下,美国大豆出口商正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巴西,而南美的强劲供应为中国买家提供了充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