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玉米的突然上涨,再次令市场濒临垂死的心又蹦跶了起来。
而且涨势也越来越猛,上涨的面积也越来越多,这回是不是要来一把大的呢?
但是很快担忧也来了。
因为玉米跌得太久,突然这么一涨,很难让人认为它能涨多高。
而且现在都在盯着上量,虽然周末的上量都不高,都是100来车,但是上量低却对应着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山东周末这两天都在下雨。
所以雨过天晴后,玉米还能继续涨吗?
这就不免令人怀疑了。
那么,不卖关子,先上结论:
玉米大涨的几率不大,但是玉米这次上涨并非突然,或者说即便现在不涨,到下旬也很容易上涨。
为什么呢?
因为玉米的关键问题不在供强还是需弱,而在于供需的地域性不平衡。
要说下跌,东北才是玉米的主战场,那都跌成什么样了,每天打开行情,东北都是跌声一片。
那么东北为啥跌?
因为供应大于需求。
供应除了本地余粮以外,储备库的大量拍卖也是一个重要补充,而现在需求是什么行情?
深加工亏损,饲料企业积极性低,所以东北就是一个供强需弱的问题。
但山东不一样。
咋?山东的深加工就不亏损,饲料企业就需求旺吗?
当然不是,但是山东的余粮低,且补库相对有限。
再加上全国玉米看山东,为啥看山东?
因为山东不仅是产区,同时也是销区,山东是全国玉米深加工最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饲料需求量最大的省份。
所以需求发不发力,在山东身上体现得分外明显。
而且山东自己虽然也是玉米重要产区,但是产销不平衡,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玉米要流向南方销区,因为价格更高嘛,所以山东玉米的供需就是一个供弱需强的状态,就需要有外援来补充。
外援是谁呢?
华北玉米和东北玉米,当然主要就是东北玉米,但是东北玉米运过来不仅有价格的问题,还有交通的问题,一旦接不上,就会出现提价促粮的现象。
同理,山东一提价,东北玉米肯定还要往山东走,所以雨过天晴,交通恢复,这个上量还要增上来。
那么,玉米的涨幅可能也就不会太大。
但是这里面出现了一个突然变量,那就是前两天我国对加拿大油菜籽的反倾销裁定,确切的说,这个裁定对谁影响最大?
不是菜油,而是菜粕。
3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对加拿大的菜油和菜粕加征了100%的关税,再叠加此次的反倾销措施,相当于菜粕的来源就基本被堵死了,起码是下降了80%以上。
虽然现在国内菜粕库存不低,但是供应一旦收紧,那去库存的节奏是很快的。
所以现在豆粕就已经开始反应了。
豆粕一旦涨起来,也会对玉米形成重要支撑。
但是这是一个远期的事,并不是眼前的事,为啥呢?
因为现在市场还处于情绪反阶段,到九十月份才开始进入缺口兑现阶段,那时候可能才会全面发力。
所以对玉米来说,是增加了远期的支撑,而眼前的支撑仍然是偏弱的。
当然这也不能绝对化,眼前玉米最大的变量还是在天气上,老天爷要是一发威,那玉米肯定就得玩把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