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玉米市场看跌情绪浓郁,期货盘面也走出了一个破位下跌的行情,创下新低。
但现货相对期货来说,并没有完全跟随。
虽然也在下跌,但跌势并没有完全跟随期货,并且近期跌幅有所变小,并且还有少部分出现了上涨。
说明现货尚有支撑。
那么,是谁在支撑现货行情呢?
普遍认为,玉米有两根救命稻草:
一根是余粮偏紧。
但现在余粮偏紧这件事已逐渐被市场淡化,因为余粮虽然少,但是架不住补充多。
比如储备库拍卖大放量,之前是一周拍20万吨,近期直接加码,两天就投放了13万吨。
再加上春玉米即将上市,市场更是更加看空。
于是,玉米就只剩下最后一根稻草了,那就是天气对新玉米产情的扰动。
此前根据天气部门发布的消息,今年夏季以来,黄淮、华北部分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少,部分地区甚至已形成较严重的干旱。
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土壤失墒加剧,而玉米又正处在生长的关键期,根据监测,部分地区的玉米已出现萎蔫干枯,长势偏差。
但近日,华北黄淮大部分地区迎来了一波明显降水天气,且部分地区降水量不小,使得前期高温干旱得到有效缓解。
不仅如此,根据天气预报,未来10,这一地区仍将陆续有降水。
说到这儿,结论就很明显了,天气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要黄了,而现在的玉米可以说已经站在了崩溃的边缘。
尤其是新疆玉米大跌以后,对市场影响很大,因为去年玉米的大跌正是从新疆开始的。
今年会不会重走去年的老路呢?
我认为大概率不会。
因为虽然看似都很弱,但今年和去年明显不同。
第一,去年的玉米处于从高回落的过程,很容易超跌。
其实去年市场对于玉米的希望要远高于今年,因为毕竟前几年玉米的高光时刻还历历在目,谁也不愿去相信玉米能跌落谷底。
但从趋势上讲,冲高回落是必然的。
一是需求下降了。
生猪产能经过两年多的去化,已经从4300多万头回落到了4000万出头,需求相比前两年是有明显下降的。
二是供应激增。
不仅是国内丰产,还包括进口玉米连续5年超过配额,以及还有大量的进口饲用谷物,这些都变相增加了玉米的供应。
所以理论上来说,玉米从之前的供需缺口已经转为供需平衡,所以回落是必然趋势。
而行情其实和坐滑梯差不多,情绪突然反转,极容易出现超跌,所以去年的玉米就一下跌破预期了。
但今年不一样,今年是超跌后的回调,有了去年作底,今年的玉米重心会比去年有所提升。
第二,玉米真正的救命稻草并不是天气。
把玉米赌在天气上是不现实的,因为在大多数时间里,天气对玉米的扰动影响并不大,偶尔会出现极端行情,但那是小概率事件,更不能去指望。
那么,玉米真正的救命稻草是什么呢?
只有政策。
小麦启动5省托市以后,小麦行情就由供需主导正式转为政策主导,这其实也反应出今年粮食市场的一个基本大趋势,那就是政策对市场的主导将会加强。
玉米也不会例外。
所以玉米看似很弱,但重走去年老路的概率并不大,而现在期现走势出现差异,或许这正是玉米的机会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