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盘面在6月23日创下年内新高2420元/吨之后,开启了下跌之路——过去20天价格最大跌幅达到了144元/吨。这波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进口储备玉米拍卖和小麦替代,加上进口玉米和进口大麦到货的预期,引发了玉米的下跌。距离新粮上市还有将近两个月时间,玉米市场还会持续下跌吗?会不会还有翘尾的行情?
在预判行情之前,我们首先分析当前的多空因素,利多因素:首先是期货已经贴水现货价格元/吨,按照最新的玉米现货收购价格2290元/吨算,加上仓储费50元/吨,交割成本30元/吨,算下来交割成本为2290+50+30=2370元/吨。近期的期货低点价格为2276元/吨,期货贴水为2276-2370=94元/吨。其次,从余粮角度,到7月中旬,当地余粮已经很少,渠道库存也是处于低位,所以新粮下来之前,现货相对期货还是比较坚挺。接下来我们分析利空因素:利空因素中占比最大的就是进口储备玉米拍卖,按照每周60万吨的投放,到9月底需要投放700多万吨的量,完全可以弥补年度缺口,再算上稻谷拍卖,进一步挤占玉米需求。拍卖对市场的影响经历了一个预期转变,7月1日首拍的时候,是定向拍卖,溢价103元/吨,反而提振了市场情绪。但是从第二拍开始,拍卖由定向转为不定向,扩大了拍卖主体,
另外,巴西玉米和进口大麦在未来几个月也会陆续到货,据饲料厂最新消息,未来会有10船大麦到港,船期为8月—10月,销售价为2100元/吨。除了拍卖和进口到货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期货仓单,目前仓单还有将近20万手,09合约没有给出合理的价格,一旦这20万手仓单量大比例进入流通环节势必会增加市场的供应总量。最后再说一下小麦替代,今年小麦也是经过了预期的转变,从刚开始的天气炒作预期减产30%,到后来收割季节结束,实际减产也就5%~10%。而且玉米上涨那段时间,小麦—玉米价差也到了100以内,已经到了替代区间,再加上小麦需求处于淡季,下游饲料厂小麦的采购量明显增加,挤占了玉米需求。
综合分析看,一方面,玉米市场的供需在悄然改变,在拍卖出来之前,玉米年度供需大概是有600万吨的缺口,如果单看进口储备玉米拍卖,到9月底大概能有700万吨,是可以弥补缺口。另一方面,市场预期也在发生变化,由之前的进口替代品减少、小麦减产引发的玉米周期改变,到现在的拍卖供给市场,玉米市场还没到转折点。以上的转变导致了玉米价格方向发生了变化,对于后期玉米价格的走向,09玉米是没啥希望了,难以出现翘尾行情,拍卖会持续到新粮上市,短期看空头主力占据优势,目前的利多力量还是偏弱,能不能出现转机,还要看新季玉米的天气、产量、政策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