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徽两省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政策底部支撑明确,叠加小麦饲用替代优势明显,增加了玉米价格偏强预期。另外,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不断抬升石油价格,使得粮食运输成本增加。截至6月25日,吉林长春玉米出库价格、山东潍坊深加工企业采购价格以及广东广州到港价格分别为2280元/吨、2520元/吨和2450元/吨,较5月下旬涨幅均在60~80元/吨。

  国际油价波动增加粮食成本

  从6月13日以色列与伊朗的新一轮军事冲突爆发,到6月24日停火协议生效,国际原油价格经过“过山车”式的波动。海关数据显示,近两年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约5.5亿吨,据统计,其中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口的石油占我国进口石油总量的比例超40%。

  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将带动国内燃油价格波动,进而传导至我国粮食生产、运输成本的变化。俄乌冲突仍在持续,据悉,乌克兰黑海部分港口出口能力下降,月均粮食滞留量较大,若延续下去,或阶段性推升国际玉米价格。

  托市收购支撑小麦玉米走强

  时隔4年,我国重启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6月7日和21日,河南和安徽省内符合条件的地区分别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在政策底部明确的形势下,市场价格预期稳定,小麦价格转为稳中偏强运行。

  同时,玉米价格看涨预期得到进一步支撑。

  在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消息发布后,国内主产区小麦价格上涨10~30元/吨,玉米价格上涨30~90元/吨。

  多空博弈增加后市不确定性

  近期华北本地玉米供需偏紧,依靠提价吸引东北玉米调入补充,带动东北玉米价格稳中偏强运行,当前玉米现货市场看涨预期依然较强。但应注意,市场同时担心政策性玉米投放,以及小麦饲用价值逐渐凸显,导致玉米饲用需求下降等利空因素显现。

  6月下旬,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最高2410元/吨持续下跌至2370元/吨左右。由此也可看出,玉米市场看涨情绪并不坚定,购销较为理性,增加了后期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

  综合来看,玉米供需偏紧局面支撑玉米价格在中短期内保持偏强运行的概率较大。但当前玉米市场博弈心态增强,价格上涨幅度将受到限制,不排除阶段性小幅回调的可能。

  后期玉米市场应重点关注小麦饲用替代规模以及政策性玉米和替代品投放等情况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