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供应趋紧的大背景下,玉米现货价格整体延续涨势。但连盘玉米走势震荡,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盘面开始走弱。
库存动态:持续去化,供应偏紧预期强化
库存水平是影响玉米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南北港口及产区深加工企业玉米及谷物库存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广东港口全部谷物库存及产区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均已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库存的持续去化,直观地反映出市场供应在不断减少,供应偏紧的预期正在逐步得到验证。这种预期成为推动玉米现货价格上涨的重要动力。
下游需求:刚需主导,缺乏增长亮点
在玉米的下游需求方面,饲料养殖和深加工领域表现都以刚需为主。饲料养殖方面,近期肥猪价格已低于标猪,这使得养殖端压栏增重的意愿下降,肥猪出栏预期增加,影响阶段性饲料消费。在深加工领域,淀粉开机率近期虽有所回升,但却导致玉米淀粉库存再度积累,企业加工亏损加剧,后续开机率仍有下降的预期。玉米酒精开机率近期降幅较大,已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最低开机率水平,虽带动玉米酒精价格回升,但由于长期加工亏损,玉米酒精对原料玉米的消费同比下降幅度较大。总体而言,需求端对玉米仍以刚需为主,缺乏明显的增长亮点,市场需求端对价格推升效果有限。
关税调整:情绪利空,仍不具备进口优势
根据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内容来看,在初始的90天内,24%的关税暂停实施。在此期间,对进口美玉米加征关税为25%,对进口美高粱加征关税为20%。按照关税调整后的标准计算,进口美玉米需按照26%的关税计算,进口美高粱为22%。由此得出,美玉米6-10月份进口到我国的理论完税价约在2430-2550元/吨,美高粱6-7月份进口到我国的理论完税价约2450-2470元/吨。目前我国广东港散船玉米报价为2360元/吨,进口美玉米及美高粱仍不具备比价优势。而且我国进口玉米等谷物仍受到政策收紧的限制,这使得进口谷物数量预期依旧受限。政策层面的约束对国内谷物市场的供应有着直接影响,即使在中美贸易关系有所调整的情况下,进口谷物的数量增长也面临着较大阻碍。
从期货盘面来看,虽然本次中美联合声明对连盘玉米实质性利空有限,但情绪端利空仍在,盘面借机回调。一方面,连盘玉米近期已对余粮见底、春播延迟和新麦干旱等多项利多因素进行过一轮交易,盘面上行后暂无新利多因素推升,且近期玉米注册仓单数量增幅迅猛,自4月30日起屡创历史新高,对盘面形成了一定压制,短期内市场存在回调压力;另一方面,中美贸易仍有进一步谈判的预期,市场对中远期谷物进口预期松动,这也对盘面形成压力。不过国内玉米市场仍以自身基本面运行为主,如果政策粮迟迟不投放,在市场供应偏紧的大背景下,玉米价格仍有上涨的预期。盘面建议以回调布局多单为主,重点关注政策粮投放消息,政策走向将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