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组实收测产,新疆博乐市小麦玉米复合种植示范田交出亮眼“成绩单”,玉米亩产达774公斤,此前测产的小麦亩产583公斤,合计亩产1357公斤。

  这片位于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介格得布拉格村的示范田,是博乐市600亩小麦玉米复合种植示范区的一部分。今年,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博州与全疆其他7个地州同步推广此种植模式。

  专家组成员正在测量玉米含水量

  当日,在田间地头,丰收的忙碌景象映入眼帘。种植户肖红安一边调度玉米收割机作业,一边催促打捆机跟进。“5天内,这块地就要播种冬小麦。”他语气急切,行动利落。

  肖红安曾连续6年采用小麦复播青贮的种植方式,但青贮价格随牛羊市场波动,收益像“坐过山车”。今年,他大胆转向小麦玉米复合种植模式。

  6月底,采收机采收小麦

  肖红安算了一笔账:“玉米一亩能卖1500多元,除去成本,纯收入700多元。”望着金灿灿的玉米,他计划明年再扩种500亩,继续采用小麦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争取让产量再往上“蹿一蹿”。

  新疆多数农业区无霜期短、秋季降温快,如何让有限的生长季节发挥最大效益?小麦玉米复合种植模式提供了破题之钥:在冬小麦生长中后期复合种植玉米,最大限度利用光与热,土地潜能充分释放。

  成就“一地双金”的,是农技工作者坚实的足迹。项目负责人蒋贵菊一年往返示范田50多趟。

  专家组成员正在观看玉米颗粒饱满度

  “前两年的试验种植为丰收奠定了基础。今年,我们在机具改进、农艺匹配方面做了优化。”蒋贵菊说。看着农户增收的笑脸,蒋贵菊觉得所有的奔波都值得。

  6月底,在小麦采收后的示范田中,玉米长势良好

  “复合模式让一块地从一年收一季,变为可收两季,效益提升。”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少昆说:“农民愿意多种粮,粮食供给就更稳、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