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新疆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镇喀赞库勒村复播玉米地里,绿浪翻滚的玉米田中,一架无人机正在进行管护作业。村民赛米·马木提站在田埂上,看着自家10亩玉米在半小时内完成病虫害防治,黝黑的脸上露出笑意:“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我们科学管理,这玉米秆子比去年粗壮多了!”

  绿浪翻滚的玉米田

  这片承载着丰收希望的土地,正是伽师县推进复播玉米科学化管理的缩影。今年伽师县30.5万亩复播玉米全部采用“科技+服务”管理模式: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实现精准播种,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覆盖田间,无人机穿梭田间开展病虫害防治,共同编织起一张智慧农业网络。

  无人机正给复播玉米打药

  在喀赞库勒村,2200亩复播玉米田里藏着增产密码。村党支部副书记阿扎提古丽·吾守尔蹲在田垄间,随手剥开一个玉米穗,正在灌浆的籽粒整齐排列:“去年亩产500公斤,今年预计能达到550公斤!”她指着地头的滴灌带说,从选种到收割,每个环节都有技术员跟踪指导,连施肥时间都精确到天。

  农技人员现场技术指导

  更令人瞩目的是镇里组建的“干部+农技”服务队。30余名技术员带着测土配方仪、病虫害图谱走村入户,手把手教农民看叶色辨肥力、用手机APP监测墒情。镇人大主席克日木·热西提表示,全镇已打造3万亩高产示范田,通过“种管收”全流程技术包保,确保玉米颗粒归仓。

  种植户在检查复播玉米田的滴灌带

  种植户正在调整药水

  站在田埂上远眺,无人机掠过之处,药雾均匀洒落。赛米·马木提轻轻抚过玉米叶:“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科技。”这句话,道出了伽师县30万亩玉米田背后的转型密码:当传统农耕遇上智慧农业,丰收的根基正被科技力量夯得越来越实。据悉,全县复播玉米将于9月底陆续采收,金黄的玉米穗即将变成牛羊的“口粮”和农民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