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牛棚、扩繁优种、订单收储……今年以来,庄浪县阳川镇平凉红牛养殖场通过一系列提升举措,持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综合效益,探索出一条“村集体+合作社+养殖大户”联动发展的产业振兴新路径。

  自改制以来,该养殖场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升级,累计维修牛棚、草料棚等屋顶2200平方米,修建围墙180米,硬化地面120平方米,维修墙面6000平方米,并完成绿化1400平方米,养殖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在扩繁方面,引进优质合作伙伴,重点选育平凉红牛、西门塔尔等品种,持续推动种群优化和规模提升。防疫工作实行春、秋两季集中防疫与常年补针相结合,全面保障牛群健康。

  同时,养殖场建成2000亩粮饲兼用玉米示范基地,并带动群众种植饲草玉米3000余亩,从源头保障优质饲草供应。截至目前,已落实分红资金33.04万元。

  庄浪县福鑫千头肉牛家庭农场负责人沙存福介绍:“本养殖场于4月入驻阳川镇苟岔规模性养殖场,目前存栏800多头,年计划存栏1000多头。当前正全面推进青贮饲草工作,通过与当地村集体、种植大户订单收购,全年饲草需求3000余吨,现已完成1600吨,预计半月内全部到位。牛场运营状况良好,每头牛净利润达2000余元,全年利润有望突破200万元。”

  今年以来,阳川镇积极引导多元经营主体流转闲置土地,规模种植青贮饲草,既有效破解了饲草短缺问题,也从源头上减少了秸秆焚烧现象。

  庄浪县阳川镇副镇长李志鹏表示:“我镇立足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村集体+合作社+养殖大户’流转闲置土地,实现青贮饲草规模化种植。这一做法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保障了养殖场的饲草需求,同时减轻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目前,庄浪县阳川镇已逐步形成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技术服务和市场销售于一体的红牛产业发展体系,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