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作为鄂尔多斯市第一大粮食作物,2025年,鄂尔多斯市将提升玉米单产作为保障粮食供给的关键突破口,主动作为、精准对接政策导向。7月下旬,我市两个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正式获批,标志着我市粮食产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以整建制形式推进,工程实施期从2025年—2026年,实施面积共计15万亩,亩均中央支持资金300元,项目总投资14787万。工程重点聚焦已建或新建高标准农田、具备基本灌溉条件的地块,针对制约玉米单产提升的基础设施短板,结合水泵流量、区域灌溉量、水肥调控频次的需求和生产规模,集中连片建设玉米产量精准调控系统。
  当前,两个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均已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初设批复、项目推库等准备工作。截至目前,鄂托克前旗已在政府采购网发布2025年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政府采购意向,并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招标控制价,初步完成地块分解落实;杭锦旗项目区覆盖3个苏木镇、3个嘎查村的371户种植主体。下一步,市农牧局将强化督促指导,压实建设主体责任、项目监管责任单位和监管责任人的监管责任,将安全生产意识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推动两旗做好招投标、施工许可等开工准备工作,确保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项目建成后,将通过“技术+设施”双轮驱动,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多重效益。产能提升方面,通过土壤条件改善、种植密度提高及精准调控技术,推动玉米单产提升,预计每亩增产100—200公斤,显著提升农牧民收入水平;资源节约方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每亩可节约肥料2-3公斤(折纯量)、节水50-100立方米,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可持续发展方面,项目区以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等技术,深入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提供支撑,助力鄂尔多斯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社会效益方面,项目通过以工代赈方式,优先雇用项目区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及后期管护,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实现“建一项工程、富一方群众”。